DDD:识别限界上下文以及理解上下文映射

栏目: IT技术 · 发布时间: 4年前

内容简介:本文首发:

鼠年大吉

HAPPY 2020'S NEW YEAR

不少领域驱动设计的专家都非常重视限界上下文。Mike 在文章《DDD: The Bounded Context Explained》中写道:“限界上下文是领域驱动设计中最难解释的原则,但或许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可以说,没有限界上下文,就不能做领域驱动设计。在了解聚合根(Aggregate Root)、聚合(Aggregate)、实体(Entity)等概念之前,需要先了解限界上下文。”,然而,现实却是很少有文章或著作专题讲解该如何识别限界上下文。

《实现领域驱动设计》的作者 Vaughn Vernon 曾经被问到过如何在领域驱动设计中识别出正确的限界上下文?他思索了一会儿,回答说:“By experience.(凭经验)”,这是一个机智的回答,答案没有错,可是也没有任何借鉴意义,等于说了一句正确的废话。

在软件开发和设计领域,任何技能都是需要凭借经验积累而逐步提升的。然而作为一种设计方法,领域驱动设计强调了限界上下文的重要性,却没有提出一个值得参考并作为指引的过程方法,这是不负责任的。

Andy Hunt 在《程序员的思维修炼》这本书中分析了德雷福斯模型的 5 个阶段:新手、高级新手、胜任者、精通者和专家。对于最高阶段的“专家”,Andy Hunt 得到一个有趣的结论:“专家根据直觉工作(Experts work from intuition),而不需要理由。”,这似乎充满了神秘主义,然而这种专家的直觉实际上是通过不断的项目实践千锤百炼出来的,也可以认为是经验的累积。经验的累积过程需要方法,否则所谓数年经验不过是相同的经验重复多次罢了,没有价值。Andy Hunt 认为需要给新手提供某种形式的规则去参照,之后,高级新手会逐渐形成一些总体原则,然后通过系统思考和自我纠正,建立或者遵循一套体系方法,就能从高级新手慢慢成长为胜任者、精通者。因此,从新手到专家是一个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在没有能够养成直觉的经验之前,我们需要有一套方法。

DDD:识别限界上下文以及理解上下文映射

我在一些项目中尝试着结合了诸多需求分析方法与设计原则,慢慢摸索出了属于自己的一套体系。归根结底,限界上下文就是“ 边界 ”,这与面向对象设计中的 职责分配 其实是同一道理。限界上下文的识别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演化和迭代,结合着我对限界上下文的理解,我认为 通过从业务边界到工作边界再到应用边界这三个层次抽丝剥茧,分别以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角色协作来运用对应的设计原则,会是一个可行的识别限界上下文的过程方法 。当然,这个过程相对过重,如果仅以此作为输出限界上下文的方法,未免有些得不偿失。需要说明的是,这个过程除了能够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地识别限界上下文之外,还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需求、识别风险、确定架构方案。整体过程如下图所示:

DDD:识别限界上下文以及理解上下文映射

从业务边界识别限界上下文

领域驱动设计围绕着“ 领域 ”来开展软件设计。在明确了系统的问题域和业务期望后,开发团队与领域专家经过充分地沟通与交流,可以梳理出主要的业务流程,这些业务流程体现了各种参与者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业务活动共同协作,最终完成具有业务价值的领域功能。显然,业务流程结合了参与角色(Who)、业务活动(What)和业务价值(Why)。在业务流程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抽象出不同的业务场景,这些业务场景又由多个业务活动组成,我们可以利用前面提到的领域场景分析方法剖析场景,以帮助我们识别业务活动,例如采用用例对场景进行分析,此时,一个业务活动实则就是一个用例。

例如,在针对一款文学阅读产品进行需求分析时,我们得到的业务流程为:

  • 登录读者 根据作品名或者作者名查询自己感兴趣的作品。在找到自己希望阅读的作品后,开始 阅读 。若阅读的作品为长篇,可以按照章节阅读,倘若作品为收费作品,则 读者需要支付相应的费用 ,支付成功后可以阅读购买后的作品。在阅读时,倘若读者看到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可以作 标记 ,也可以 撰写读书笔记 ,还可以将自己喜欢的内容分享给别的朋友。读者可以对该作品和作者发表评论,关注自己喜欢的作品和作者。

  • 注册用户可以申请成为驻站作者。审核通过的作者可以 在创作平台上发布自己的作品 ,发布作品时,可以根据需要 设置作品的章节 。作者可以在发布作品之前预览作品,无论作品是否已经发布,都可以对作品的内容进行修改。作者可以设置自己的作品为收费或免费作品,并自行确定阅读作品所需的费用。如果是新作品发布, 系统会发送消息通知该作者的关注者 ;若连载作品有新章节发布,系统会发送消息通知该作品的关注者。

  • 驻站作者可以为自己的作品建立作品 读者群 ,读者可以申请加入该群,加入群的读者与作者可以在线实时聊天,也可以发送离线信息,或者将自己希望分享的内容发布到读者群中。注册用户之间可以发起一对一的 私聊 ,也可以直接给注册用户发送私信。

通过对以上业务流程进行分析,结合在各个流程环节中需要的知识以及参与角色的不同,可以划分如下业务场景:

  • 阅读作品

  • 创作作品

  • 支付

  • 社交

  • 消息通知

  • 注册与登录

可以看到, 业务流程是一个由多个用户角色参与的动态过程,而业务场景则是这些用户角色执行业务活动的静态上下文 。从业务流程中抽象出来的业务场景可能是交叉重叠的,例如在读者阅读作品流程与作者创作流程中,都牵涉到支付场景的相关业务。

接下来,我们利用领域场景分析的用例分析方法剖析这些场景。我们往往通过参与者(Actor)来驱动对用例的识别,这些参与者恰好就是参与到场景业务活动的角色。根据用例描述出来的业务活动应该与统一语言一致,最好直接从统一语言中撷取。业务活动的描述应该精准地表达领域概念,且通过尽可能简洁的方式进行描述,通常格式为动宾形式。以阅读作品场景为例,可以包括如下业务活动:

  • 查询作品

  • 收藏作品

  • 关注作者

  • 浏览作品目录

  • 阅读作品

  • 标记作品内容

  • 撰写读书笔记

  • 评价作品

  • 评价作者

  • 分享选中的作品内容

  • 分享作品链接

  • 购买作品

一旦准确地用统一语言描述出这些业务活动,我们就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识别业务边界,进而提炼出初步的限界上下文:

  • 语义相关性

  • 功能相关性

语义相关性

从语义角度去分析业务活动的描述,倘若是相同的语义,可以作为归类的特征 。语义相关性主要来自于描述业务活动的宾语。例如,前述业务活动中的查询作品、收藏作品、分享作品、阅读作品都具有“作品”的语义,基于这一特征,我们可以考虑将这些业务活动归为同一类。

识别语义相关性的前提是准确地使用统一语言描述业务活动。在描述时,应尽量避免使用“管理(manage)”或“维护(maintain)”等过于抽象的词语。抽象的词语容易让我们忽视隐藏的领域语言,缺少对领域的精确表达。例如,在文学阅读产品中,我们不能宽泛地写出“管理作品”、“管理作者”、“维护支付信息”等业务活动,而应该挖掘业务含义,只有如此才能得到诸如收藏作品、撰写作品、发布作品、设置作品收费模式、查询支付流水、对账等符合领域知识的描述。当然,这里也有一个业务活动层次的问题。在进行业务分析时,若我们发现只能使用“管理”或“维护”之类的抽象字眼来表述该用户活动时,则说明我们选定的用户活动层次过高,应该继续细化。细化后的业务活动既能更好地表达领域知识,又能让我们更好地按照语义相关性去寻找业务的边界,可谓一举两得。

在进行语义相关性判断时,还需要注意业务活动之间可能存在不同的语义相关性。例如,在文学阅读产品中,查询作品、阅读作品与撰写作品具有“作品”的语义相关,而评价作品与评价作者又具有“评价”的语义相关,究竟应该以哪个语义为准呢?没有标准!我们只能按照相关性的耦合程度进行判断。如果我们将评价视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限界上下文,则评价作品与评价作者放入评价上下文会更好。

功能相关性

从功能角度去分析业务活动是否彼此关联和依赖,倘若存在关联和依赖,可以作为归类的特征 ,这种关联性,代表了功能之间的相关性。倘若两个功能必须同时存在,又或者缺少一个功能,另一个功能是不完整的,则二者就是功能强相关的。通常,这种功能相关性极具有欺骗性,因为系统总是包含这样那样彼此依赖的功能。要判断这种依赖关系的强弱,并不比分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简单。倘若我们运用 用例分析方法 ,就可以通过 用例之间的关系 来判别功能相关性,如用例的包含与扩展关系,其中包含关系展现了功能的强相关性。所谓“功能相关性”,指的就是职责的内聚性,强相关就等于高内聚。故而从这个角度看,功能相关性的判断标准恰好符合“高内聚、松耦合”的设计原则。

仍然以前面提到的文学阅读产品为例。发布作品与验证作品内容是功能相关的,且属于用例的包含关系,因为如果没有对发布的作品内容进行验证,就不允许发布作品。对于这种强相关的功能,我们通常都会考虑将其归入到同一个限界上下文。又例如发布作品与设置作品收费模式是功能相关的,但并非强相关,因为设置作品收费模式并非发布作品的前置约束条件,属于用例中的扩展关系。但由于二者还存在语义相关性,因而将其放入到同一个限界上下文中也是合理的。

两个相关的功能未必一定属于同一个限界上下文 。例如,购买作品与支付购买费用是功能相关的,且前者依赖于后者,但后者从领域知识的角度判断,却应该分配给支付上下文,我们非但不能将其紧耦合在一起,还应该竭尽所能降低二者之间的耦合度。因此,我在识别限界上下文时,仅仅将“功能相关性”作为一种可行的参考,它并不可靠,却能给你一些提醒。事实上, 功能相关性往往会与上下文之间的协作关系有关 。由于这种功能相关性恰恰对应了用例之间的包含与扩展关系,它们往往又可成为识别限界上下文边界的关键点。我在后面讲解上下文映射时还会详细阐释。

为业务边界命名

无论是语义相关性还是功能相关性,都是分类业务活动的一种判断标准。一旦我们将识别出来的业务活动进行归类,就自然而然地为它们划定了业务边界,接下来,我们需要对划定的业务边界进行命名,这个命名的过程其实就是识别所有业务活动共同特征,并以最准确地名词来表达该特征。倘若我们划分的业务活动欠妥当,对这个业务边界命名就会成为一种巨大的挑战。例如,我们从建立读者群、加入读者群,发布群内消息、实时聊天、发送离线消息、一对一私聊与发送私信等业务活动找到“社交”的共同特征,因而得到社交上下文。但如果我们将阅读作品、收藏作品与关注作者、查看作者信息放在一个业务边界内,命名就变得有些棘手了,我们总不可能称呼其为“作品与作者”上下文吧!因此,对业务边界的命名可以算作是对限界上下文识别的一种检验手段。

整体而言,从业务边界识别上下文的重点在于“领域”。若理解领域逻辑有误,就可能影响限界上下文的识别。因此,这个阶段需要开发团队与领域专家紧密合作,这个阶段也将是一个充分讨论和分析的过程。它是一个迭代的过程。很多时候,如果我们没有真正去实现这些限界上下文,我们有可能没有完全正确地理解它。当我们距离真正理解业务还有距离的时候,不妨先“草率”地规划它,待到一切都明朗起来,再寻机重构。

从工作边界识别限界上下文

正如架构设计需要多个视图来全方位体现架构的诸多要素,我们也应借助更多的角度全方位分析限界上下文。如果说为限界上下文划分业务边界,更多的是从业务相关性(内聚)判断业务的归属,那么基于团队合作划分工作边界可以 帮助我们确定限界上下文合理的工作粒度

倘若我们认可第 3-2 课中提及的三个原则或实践:2PTs 规则、特性团队、康威定律,则意味着项目经理需要将一个限界上下文要做的工作分配给大约 7~10 人的特性团队。如此看来,对限界上下文的粒度识别就变成了对工作量的估算。我们并没有严谨的算法去准确估算工作量,可是对于一个有经验的项目经理(或者技术负责人),要进行工作量的大致估算,还是能够办到的。当我们发现一个限界上下文过大,又或者特性团队的工作分配不均匀时,就应该果断对已有限界上下文进行切分。

工作分配的基础在于“尽可能降低沟通成本”,遵循康威定律,沟通其实就是项目模块之间的依赖,这个过程同样不是一蹴而就的。康威认为:

在大多数情况下,最先产生的设计都不是最完美的,主导的系统设计理念可能需要更改。因此,组织的灵活性对于有效的设计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必须找到可以鼓励设计经理保持他们的组织精简与灵活的方法。

特性团队正是用来解决这一问题的。换言之,当我们发现团队规模越来越大,失去了组织精简与灵活的优势,实际上就是在传递限界上下文过大的信号。项目经理对此需要有清醒认识,当团队规模违背了 2PTs 时,就该坐下来讨论一下如何细分团队的问题了。因此,按照团队合作的角度划分限界上下文,其实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演进的过程。

我在给某音乐网站进行领域驱动设计时,通过识别业务相关性划分了如下限界上下文。

  • Media Player(online & offline):提供音频和视频文件的播放功能,区分在线播放与离线播放;

  • Music:与音乐相关的业务,包括乐库、歌单、歌词;

  • FM Radio:电台;

  • Live:直播;

  • MV:短视频和 MV;

  • Singer:歌手;

  • Musician:音乐人,注意音乐人与歌手的区别;

  • Music Community:音乐社区;

  • File Sharing:包括下载和传歌等与文件有关的功能;

  • Tag:支持标签管理,包括音乐的分类如最新、话题等分类标签还有歌曲标签;

  • Loyalty:与提高用户粘度有关的功能,如关注、投票、收藏、歌单等功能;

  • Utilities:音乐工具,包括音效增强等功能;

  • Recommendation:推荐;

  • Search:对整个音乐网站内容的搜索,包括对人、歌曲、视频等内容的搜索;

  • Activity:音乐网站组织的活动;

  • Advertisement:推广与广告;

  • Payment:支付。

在识别限界上下文时,我将直播(Live)视为与音乐、电台、MV 短视频同等层次的业务分类,然而,殊不知该音乐网站直播模块的开发团队已经随着功能的逐渐增强发展到了接近 200 人规模的大团队,这显然不是一个限界上下文边界可以控制的规模。即使属于直播业务的业务活动都与直播领域知识有关,我们也应该基于 2PTs 原则对直播限界上下文作进一步分解,以满足团队管理以及团队成员充分沟通的需要。

如果我们从团队合作层面看待限界上下文,就从技术范畴上升到了管理范畴。Jurgen Appelo 在《管理 3.0:培养和提升敏捷领导力(Management 3.0: Leading Agile Developers,Developing Agile Leaders)》这本书中提到,一个高效的团队需要满足两点要求:

  • 共同的目标

  • 团队的边界

DDD:识别限界上下文以及理解上下文映射

虽然 Jurgen Appelo 在提及边界时,是站在团队结构的角度来分析的;可在设计团队组织时确定工作边界的原则,恰恰与限界上下文的控制边界暗暗相合。总结书中对边界的阐释,大致包括:

  • 团队成员应对团队的边界形成共识 ,这就意味着团队成员需要了解自己负责的限界上下文边界,以及该限界上下文如何与外部的资源以及其他限界上下文进行通信。

  • 团队的边界不能太封闭(拒绝外部输入),也不能太开放(失去内聚力),即所谓的“渗透性边界” ,这种渗透性边界恰恰与“高内聚、松耦合”的设计原则完全契合。

针对这种“渗透性边界”,团队成员需要对自己负责开发的需求“抱有成见”,在识别限界上下文时,“任劳任怨”的好员工并不是真正的好员工。一个好的员工明确地知道团队的职责边界,他应该学会勇于承担属于团队边界内的需求开发任务,也要敢于推辞职责范围之外强加于他的需求。通过团队每个人的主观能动,就可以渐渐地形成在组织结构上的“自治单元”,进而催生出架构设计上的“自治单元”。同理,“任劳任怨”的好团队也不是真正的好团队,团队对自己的边界已经达成了共识,为什么还要违背这个共识去承接不属于自己边界内的工作呢?这并非团队之间的“恶性竞争”,也不是工作上的互相推诿;恰恰相反,这实际上是一种良好的合作,表面上维持了自己的利益,然而在一个组织下,如果每个团队都以这种方式维持自我利益,反而会形成一种“互利主义”。

这种“你给我搔背,我也替你抓抓痒”的互利主义最终会形成团队之间的良好协作。如果团队领导者与团队成员能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就可以从团队层面思考限界上下文。此时,限界上下文就不仅仅是架构师局限于一孔之见去完成甄别,而是每个团队成员自发组织的内在驱动力。当每个人都在思考这项工作该不该我做时,变相地就是在思考职责的分配是否合理,限界上下文的划分是否合理。

从应用边界识别限界上下文

质量属性

管理的目的在于打造高效的团队,但最后还是要落脚到技术实现上来,不懂业务分析的架构师不是一个好的程序员,而一个不懂得提前识别系统风险的 程序员 更不是一个好的架构师。站在技术层面上看待限界上下文,我们需要关注的其实是质量属性(Quality Attributes)。如果把关乎质量属性的问题都视为在将来可能会发生,其实就是“风险(Risk)”。

架构是什么?Martin Fowler 认为:架构是重要的东西,是不容易改变的决策。如果我们未曾预测到系统存在的风险,不幸它又发生了,带给系统架构的改变可能是灾难性的。利用限界上下文的边界,就可以将这种风险带来的影响控制在一个极小的范围,这也是前面提及的 安全 。为什么说限界上下文是领域驱动设计中最重要的元素,答案就在这里。

我曾经负责开发一款基于大数据平台的 BI 产品,在架构设计时,对性能的评估方案是存在问题的,我们当时考虑了符合生产规模的数据量,并以一个相对可行的硬件与网络环境,对 Spark + Parquet 的技术选型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满足了设定的响应时间值。然而,两个因素的缺失为我们的架构埋下了祸根。在测试时,我们没有考虑并发访问量,测试的业务场景也过于简单。我们怀着一种鸵鸟心态,在理论上分析这种决策(Spark 是当时最快速的基于内存的数据分析平台,Parquet 是列式存储,尤为适合统计分析)是对的,然后就按照我们期望的形式去测试,实际上是将风险悄悄地埋藏起来。

当产品真正销售给客户使用时,我们才发现客户的业务场景非常复杂,对性能的要求也更加苛刻。例如,它要求达到 100 ~ 500 的并发访问量,同时对大数据量进行统计分析与指标运算,并期望实时获得分析结果;而客户所能提供的 Spark 集群却是有限度的。事实上,基于 Spark 的 driver-worker 架构,它本身并不擅长完成 高并发 的数据分析任务。对于一个分析任务,Spark 可以利用集群的力量由多个 worker 同时并行地执行成百上千的 task,但瓶颈在 driver 端,一旦上游同时有多个请求涌入,响应能力就不足了。最终,我们的产品在真正的压力测试下一败涂地。

幸而,我们划定了限界上下文,并由此建立了数据分析微服务。针对客户高并发的实时统计分析需求,在保证 REST API 不变的情况下,我们更改了技术选型,选择基于 ElasticSearch 的数据分析微服务替换旧服务。这种改变几乎不影响产品的其他模块与功能,前端代码仅仅做了少量修改。3 个人的团队在近一个月的周期内基本完成了这部分数据分析功能,及时掐断了炸药的导火线。

重用和变化

无论是重用领域逻辑还是技术实现,都是在设计层面上我们必须考虑的因素,需求变化更是影响设计策略的关键因素。我在前面分析限界上下文的本质时,就提及一个限界上下文其实是一个“自治”的单元。基于自治的四个特征,我们也可以认为这个自治的单元其实就是逻辑重用和封装变化的设计单元。这时,对限界上下文边界的考虑,更多是出于技术设计因素,而非业务因素。在后面讲解的上下文映射(Context Map)模式时,Eric Evans 总结的共享内核其实就是重用的体现,而开放主机服务与防腐层则是对变化的主动/被动应对。

运用重用原则分离出来的限界上下文往往对应于子领域(Sub Domain),尤其作为支撑子领域。我在为一家公司的物流联运管理系统提供领域驱动设计咨询时,通过与领域专家的沟通,我注意到他在描述运输、货站以及堆场的相关业务时,都提到了作业和指令的概念。虽然属于不同的领域,但指令的收发、作业的制订与调度都是相同的,区别只在于作业与指令的内容,以及作业调度的周期。为了避免在运输、货站与堆场各自的限界上下文中重复设计与实现作业与指令等领域模型,我们可以将作业与指令单独划分到一个专门的限界上下文中。它作为上游限界上下文,提供对运输、货站与堆场的业务支撑。

限界上下文对变化的应对,其实是“单一职责原则”的体现,即一个限界上下文不应该存在两个引起它变化的原因。还是这个物流联运管理系统,最初团队的设计人员将运费计算与账目、结账等功能放在了财务上下文中。当国家的企业征税策略发生变化时,会引起财务上下文的变化,引起变化的原因是财务规则与政策的调整。倘若运费计算的规则也发生了变化,同样会引起财务上下文的变化,但引起变化的原因却是物流运输的业务需求。如果我们将运费计算单独从财务上下文中分离出来,就可以独立演化,符合前面提及的“自治”原则,实现了两种不同关注点的分离。

遗留系统

自治原则的唯一例外是遗留系统,因为领域驱动设计建议的通常做法是将整个遗留系统视为一个限界上下文。那么,什么是遗留系统?根据维基百科的定义,它是一种旧的方法、旧的技术、旧的计算机系统或应用程序,这个定义并不能解释遗留系统的真相。我认为,系统之所以成为遗留系统,关键在于 知识的缺乏 。文档不够全面真实,掌握系统知识的团队成员泰半离开,系统的代码可能是一个大泥团。因此,我对遗留系统的定义是“ 一个还在运行和使用,但已步入软件生命衰老期的缺乏足够知识的软件系统 ”。

倘若运用领域驱动设计的系统要与这样一个遗留系统打交道,应该怎么办?窃以为,粗暴地将整个遗留系统包裹在一个限界上下文中,未免太理想化和简单化了。要点还是 自治 ,这时候我们应该站在遗留系统的调用者来观察它,考虑如何与遗留系统集成,然后逐步对遗留系统进行抽取与迁移,形成自治的限界上下文。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技术栈迁移中常常运用的“抽象分支(Branch By Abstraction)”手法。该手法会站在消费者(Consumer)一方观察遗留系统,找到需要替换的单元(组件);然后对该组件进行抽象,从而将消费者与遗留系统中的实现解耦。最后,提供一个完全新的组件实现,在保留抽象层接口不变的情况下替换掉遗留系统的旧组件,达到技术栈迁移的目的:

DDD:识别限界上下文以及理解上下文映射

如上图所示的抽象层,本质就是后面我们要提到的“防腐层(Anticorruption Layer)”,通过引入这么一个间接层来隔离与遗留系统之间的耦合。这个防腐层往往是作为下游限界上下文的一部分存在。若有必要,也可以单独为其创建一个独立的限界上下文。

设计驱动力

结合业务边界、工作边界和应用边界,形成一种层层推进的设计驱动力,可以让我们对限界上下文的设计变得更加准确,边界的控制变得更加合理,毕竟,限界上下文的识别对于整个系统的架构至关重要。在领域驱动的战略设计阶段,如果我们对识别出来的限界上下文的准确性还心存疑虑,那么比较实际的做法是保持限界上下文一定的粗粒度。倘若觉得功能的边界不好把握分寸,可以考虑将这些模棱两可的功能放在同一个限界上下文中。待到该限界上下文变得越来越庞大,以至于一个 2PTs 团队无法完成交付目标;又或者该限界上下文的功能各有不同的质量属性要求;要么就是因为重用或变化,使得我们能够更清楚地看到分解的必要性;此时我们再对该限界上下文进行分解,就会更加有把握。这是设计的实证主义态度。

通过以上过程去识别限界上下文,仅仅是一种对领域问题域的静态划分,我们还缺少另外一个重要的关注点,即:限界上下文之间是如何协作的?倘若限界上下文识别不合理,协作就会变得更加困难,尤其当一个限界上下文对应一个微服务时,协作成本更会显著增加。反过来,当我们发现彼此协作存在问题时,说明限界上下文的划分出现了问题,这算是对识别限界上下文的一种验证方法。Eric Evans 将这种体现限界上下文协作方式的要素称之为“上下文映射(Context Map)”。

理解限价上下文

一个软件系统通常被分为多个限界上下文,这是运用“分而治之”思想来降低业务复杂度的有效手段,设计的难题往往会停留在“如何分”,然而限界上下文之间的“怎么合”问题同样值得关注,分与合遵循的还是软件设计的最高原则—— 高内聚、松耦合 。分是合的基础,基于内聚相关度进行合理的分配,可以在一定程度减少限界上下文之间不必要的关联。假设分配是合理的,则接下来的“合”就是要尽可能地降低彼此之间的耦合。

既然前面提及限界上下文的识别是一个迭代过程,当我们在思考限界上下文该如何协作时,倘若发现协作总有不合理之处,就可能会是一个“设计坏味道”的信号,它告诉我们:之前识别的限界上下文或有不妥,由是可以审视之前的设计,进而演进为更为准确的限界上下文划分。即使抛开对设计的促进作用,思考限界上下文是如何协作的,仍然格外重要,我们既要小心翼翼地维护限界上下文的边界,又需要它们彼此之间良好的协作,并思考协作的具体实现方式,这个思考过程既牵涉到逻辑架构层面,又与物理架构有关,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

领域驱动设计通过 上下文映射(Context Map) 来讨论限界上下文之间的协作问题,上下文映射是一种设计手段,Eric Evans 总结了诸如共享内核(Shared Kernel)、防腐层(Anticorruption Layer)、开放主机服务(Open Host Service)等多种模式。由于上下文映射本质上是与限界上下文一脉相承的,因此要掌握这些协作模式,应该从限界上下文的角度进行理解,着眼点还是在于“ 边界 ”。领域驱动设计认为:上下文映射是用于将限界上下文边界变得更清晰的重要工具。所以当我们正在为一些限界上下文的边界划分而左右为难时,不妨先放一放,在定下初步的限界上下文后,通过绘制上下文映射来检验,或许会有意外收获。

限界上下文的一个核心价值,就是利用边界来约束不同上下文的领域模型,以保证模型的一致性。然而,每个限界上下文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多数时候,都需要多个限界上下文通力协作,才能完成一个完整的用例场景。例如,客户之于商品、商品之于订单、订单之于支付,贯穿起来才能完成“购买商品”的核心流程。

两个限界上下文之间的关系是有方向的,领域驱动设计使用两个专门的术语来表述它们:“上游(Upstream)”和“下游(Downstream)”,在上下文映射图中,以 U 代表上游,D 代表下游,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正如理解该术语隐喻的河流,自然是上游产生的变化会影响到下游,反之则不然。故而从上游到下游的关系方向,代表了影响产生的作用力,影响作用力的方向与程序员惯常理解的依赖方向恰恰相反,上游影响了下游,意味着下游依赖于上游。

DDD:识别限界上下文以及理解上下文映射

在划分限界上下文的业务边界时,我们常常从“语义相关性”与“功能相关性”两个角度去判别职责划分的合理性。在上下文映射中,我发现之所以两个业务边界的限界上下文能产生上下游协作关系,皆源于二者的功能相关性,这种功能相关存在主次之分,往往是上游限界上下文作为下游限界上下文的功能支撑,这就意味着在当前的协作关系下,下游限界上下文中的用例才是核心领域。例如,订单与支付,下订单用例才是核心功能,支付功能作为支撑的公开服务而被调用;例如,邮件与文件共享,写邮件用例才是核心功能,上传附件作为支撑的公开服务而被调用;例如,项目管理与通知,分配任务用例才是核心功能,通知功能作为支撑的公开服务而被调用。巧的是,这种主次功能的调用关系,几乎对应的就是用例图中的包含用例或扩展用例。

DDD:识别限界上下文以及理解上下文映射

如果我们通过用例图来帮助识别限界上下文,那么, 用例图中的包含用例或扩展用例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判断上下文协作关系的切入点 。选择从包含或扩展关系切入,既可能确定了职责分离的逻辑边界,又可以确定协作关系的方向,这就是用例对领域驱动设计的价值所在了。

那么,如何将上下文映射运用到领域驱动的战略设计阶段?Eric Evans 为我们总结了常用的上下文映射模式。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模式,结合限界上下文对边界的控制力,再根据这些模式的本质,我将这些上下文映射模式分为了两大类:团队协作模式与通信集成模式。前者对应的其实是团队合作的工作边界,后者则从应用边界的角度分析了限界上下文之间应该如何进行通信才能提升设计质量。针对通信集成模式,结合领域驱动设计社区的技术发展,在原有上下文映射模式基础上,增加了发布/订阅事件模式。

本文脑图:

DDD:识别限界上下文以及理解上下文映射

本文首发:

DDD:识别限界上下文以及理解上下文映射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码农网

查看所有标签

猜你喜欢: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Music Recommendation and Discovery

Music Recommendation and Discovery

Òscar Celma / Springer / 2010-9-7 / USD 49.95

With so much more music available these days, traditional ways of finding music have diminished. Today radio shows are often programmed by large corporations that create playlists drawn from a limited......一起来看看 《Music Recommendation and Discovery》 这本书的介绍吧!

XML、JSON 在线转换
XML、JSON 在线转换

在线XML、JSON转换工具

正则表达式在线测试
正则表达式在线测试

正则表达式在线测试

HEX HSV 转换工具
HEX HSV 转换工具

HEX HSV 互换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