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M v1alpha2 新版发布:平衡标准与可扩展性,灵活接入 CRD operator

栏目: IT技术 · 发布时间: 4年前

OAM v1alpha2 新版发布:平衡标准与可扩展性,灵活接入 CRD operator

作者 | 孙健波(天元)阿里云技术专家

导读: OAM Spec 经历了近 3 个月的迭代,  版本终于发布啦! 新版本在坚持 OAM Spec 平台无关的基础上,整体变得更 Kubernetes 友好化,很大程度上平衡了标准与可扩展性,更好的支持 CRD。如果你已经编写了现成的 CRD Operator,可以平滑的接入到 OAM 体系中,并且享受到 OAM 模型的红利。

目前 OAM 已经成为了包括 阿里、微软、Upbond、谐云等 多家公司构建云产品的核心架构。 他们通过 OAM 构建了“以应用为中心”、用户友好化的 Kubernetes PaaS;充分发挥 OAM 的标准化与可扩展性,实现 OAM 核心 Controller 的同时,快速接入了已有的 Operator 能力;通过 OAM 横向打通多个模块,破除了原有 Operator 彼此孤立、无法复用的窘境。

下面言归正传,让我们来看一下 v1alpha2 到底做了哪些改动?

主要改动说明

为了方便大家阅读,这里只罗列了最主要的改动点,一些细节还是以上游   仓库为准。

1. 术语说明

  • CRD(Custom Resource Definition):在 OAM 中说的 CRD 是一种泛指的自定义资源描述定义。在 K8s 的 OAM 实现中可以完全对应 K8s 的 CRD,在非 K8s 的实现中,OAM 的 CRD 需要包含 APIVersion/Kind 并且能够描述字段进行校验;

  • CR (Custom Resource),OAM 中的 CR 是 CRD 的一个实例,是符合 CRD 中字段格式定义的一个资源描述。在 K8s 的 OAM 实现中可以完全对应 K8s 的 CR,在 非 K8s 的实现中,可以需要对齐 APIVersion/Kind  和字段格式定义。

2. 使用 Reference 模型定义 Workload、Trait 和 Scope

v1alpha1 原先的方式是这样的:

// 老版本,仅对比使用
apiVersion: core.oam.dev/v1alpha1
kind: WorkloadType
metadata:
  name: OpenFaaS
  annotations:
    version: v1.0.0
    description: "OpenFaaS a Workload which can serve workload running as functions"
spec:
  group: openfaas.com
  version: v1alpha2
  names:
    kind: Function
    singular: function
    plural: functions
  workloadSettings: |
    {
      "$schema": "http://json-schema.org/draft-07/schema#",
      "type": "object",
      "required": [
        "name", "image"
      ],
      "properties": {
        "name": {
          "type": "string",
          "description": "the name to the function"
        },
        "image": {
          "type": "string",
          "description": "the docker image of the function"
        }
      }
    }

在原先的模式中,group / version / kind 分别是字段,spec 的校验通过 jsonschema 表示,整体的格式实际上类似 CRD,但不完全一致。

新版 v1alpha2 中彻底改为了引用模型,通过 WorkloadDefinition  TraitDefinition  ScopeDefinition 的形式,描述了一个引用关系。可以直接引用一个 CRD,name 就是 CRD 的名称。对于非 K8s 的 OAM 实现来说,这里的名字则是一个索引,可以找到类似 CRD 的校验文件,校验文件中包含 apiVersion 和 kind,以及相应的 schema 校验。

  • Workload

apiVersion: core.oam.dev/v1alpha2
kind: WorkloadDefinition
metadata:
  name: containerisedworkload.core.oam.dev
spec:
  definitionRef:
    # Name of CRD. 
    name: containerisedworkload.core.oam.dev
  • Trait

apiVersion: core.oam.dev/v1alpha2
kind: TraitDefinition
metadata:
  name: manualscalertrait.core.oam.dev
spec:
  appliesToWorkloads:
    - containerizedworkload.core.oam.dev
  definitionRef:
    name: manualscalertrait.core.oam.dev
  • Scope

apiVersion: core.oam.dev/v1alpha2
kind: ScopeDefinition
metadata:
  name: networkscope.core.oam.dev
spec:
  allowComponentOverlap: true
  definitionRef:
    name: networkscope.core.oam.dev

【注意】

  • 这里对于 K8s 的 OAM 实现来说,name 就是 K8s 里面 CRD 的 name,由 <plural-kind>.<group> 组成。社区的最佳实践是一个 CRD 只有一个 version 在集群中运行,一般新 version 都会向前兼容,升级时都一次性替换到最新 version。如果确实有 2 个 version 同时存在的场景,用户也可以通过 kubectl get crd <name> 的方式进一步选择;

  • Definition 这一层不面向 end user,主要给平台实现使用,对于非 K8s 实现来说,如果存在多个 version 的场景,OAM 的实现平台可以给终端用户展示不同 version 的选择。

3. 直接嵌入 K8s CR 作为 Component 和 Trait 实例

原先的方式在 Workload 和 Trait 层面我们都只把 CR 的 spec 部分拿出来,分别放在 workloadSettings 和 properties 字段里。

这样的方式虽然已经可以“推导”出 K8s CR,但是不利于 K8s 生态内的 CRD 接入,需要换种格式重新定义一遍 spec。

// 老版本,仅对比使用
apiVersion: core.oam.dev/v1alpha1
kind: ComponentSchematic
metadata:
  name: rediscluster
spec:
  workloadType: cache.crossplane.io/v1alpha1.RedisCluster
  workloadSettings:
    engineVersion: 1.0
    region: cn
// 老版本,仅对比使用
apiVersion: core.oam.dev/v1alpha1
kind: ApplicationConfiguration
metadata:
  name: custom-single-app
  annotations:
    version: v1.0.0
    description: "Customized version of single-app"
spec:
  variables:
  components:
    - componentName: frontend
      instanceName: web-front-end
      parameterValues:
      traits:
        - name: manual-scaler
          properties:
            replicaCount: 5

现在的方式则直接嵌入 CR,可以看到,在 workload 和 trait 字段下面是完整的 CR 描述。

apiVersion: core.oam.dev/v1alpha2
kind: Component
metadata:
  name: example-server
spec:
  prameters:
    - name: xxx
      fieldPaths: 
        - "spec.osType"
  workload:
    apiVersion: core.oam.dev/v1alpha2
    kind: Server
    spec:
      osType: linux
      containers:
      - name: my-cool-server
        image:
          name: example/very-cool-server:1.0.0
        ports:
        - name: http
          value: 8080
        env:
        - name: CACHE_SECRET
apiVersion: core.oam.dev/v1alpha2
kind: ApplicationConfiguration
metadata:
  name: cool-example
spec:
  components:
  - componentName: example-server
    traits:
    - trait:
        apiVersion: core.oam.dev/v1alpha2
        kind: ManualScalerTrait
        spec:
          replicaCount: 3

这样的好处很明显:

  • 可以很容易的对接现有 K8s 体系里的 CRD,甚至包括 K8s 原生的 Deployment (作为自定义 workload 接入)等资源;

  • K8s CR 层面的字段定义是成熟的,解析和校验也完全交由 CRD 体系。

这里大家注意到 traits 下面是 []trait{CR} 而不是 []CR  的结构,多了一层看似无用的 trait 字段,主要由如下 2 个原因:

  • 为后续在 trait 这个维度做扩展留下空间,比如可能的编排( ordering ) 等。

  • 非 K8s 体系在这一层可以不严格按照 CR 的写法来,完全自定义,不绑定 K8s 描述格式。

4. 参数传递使用 jsonPath 替换原先的 fromParam

研发能够留出字段给运维覆盖,一直是 OAM 很重要的功能。

体现在 OAM Spec 的流程上就是:研发在 Component 里面定义 parameter,运维在 AppConfig 里面通过 parameterValue 去覆盖对应的参数。

最初的参数传递,是在每个字段后面有个 fromParam  字段,对于支持了自定义 schema 后,这样的方式显然是无法覆盖所有场景的:

// 老版本,仅对比使用
apiVersion: core.oam.dev/v1alpha1
kind: ComponentSchematic
metadata:
  name: rediscluster
spec:
  workloadType: cache.crossplane.io/v1alpha1.RedisCluster
  parameters:
  - name: engineVersion
    type: string
  workloadSettings:
    - name: engineVersion
      type: string
      fromParam: engineVersion

后来我们曾经提议过这样的方案:

// 老版本,仅对比使用
apiVersion: core.oam.dev/v1alpha1
kind: ComponentSchematic
metadata:
  name: rediscluster
spec:
  workloadType: cache.crossplane.io/v1alpha1.RedisCluster
  parameters:
  - name: engineVersion
    type: string
  workloadSettings:
    engineVersion: "[fromParam(engineVersion)]"

这个方案最大的问题是:静态的 IaD (Infrastructure as Data) 里面加入了动态的函数,给理解和使用带来了复杂性。

经过多方面的讨论,在新方案里我们通过 JsonPath 的形式描述要注入的参数位置,在用户理解上保证了 AppConfig 是静态的。

apiVersion: core.oam.dev/v1alpha2
kind: Component
metadata:
  name: example-server
spec:
  workload:
    apiVersion: core.oam.dev/v1alpha2
    kind: Server
    spec:
      containers:
      - name: my-cool-server
        image:
          name: example/very-cool-server:1.0.0
        ports:
        - name: http
          value: 8080
        env:
        - name: CACHE_SECRET
          value: cache
  parameters:
  - name: instanceName
    required: true
    fieldPaths:
    - ".metadata.name"
  - name: cacheSecret
    required: true
    fieldPaths:
    - ".workload.spec.containers[0].env[0].value"

fieldPaths 是个数组,每个元素定义了参数和对应 Workload 里的字段。

apiVersion: core.oam.dev/v1alpha2
kind: ApplicationConfiguration
metadata:
  name: my-app-deployment
spec:
  components:
    - componentName: example-server
      parameterValues:
        - name: cacheSecret
          value: new-cache

在 AppConfig 中还是走 parameterValues 去覆盖 Component 中的 parameter。

5. ComponentSchematic 名称改为 Component

原先组件这个概念叫 ComponentSchematic,这样命名的主要原因是里面混了一些语法描述和选择,比如针对 Core Workload( container)和针对扩展 Workload ( workloadSettings ),写法上不一样的,container 里是定义具体的参数,workloadSettings 更像是 schema(参数怎么填的说明)。v1alpha1 版本的 WorkloadSetting 还融入了 type/description之类的,更显得模棱两可。

// 老版本,仅对比使用
apiVersion: core.oam.dev/v1alpha1
kind: ComponentSchematic
metadata:
  name: rediscluster
spec:
  containers:
     ...
  workloadSettings:
    - name: engineVersion
      type: string
      description: engine version
      fromParam: engineVersion
     ...

在 v1alpha2 版本中,组件这个概念改为 Component,明确为 Workload 的实例,所有语法定义都是在WorkloadDefinition 中引用的实际 CRD 定义的。

在 K8s 实现中,WorkloadDefinition 就是引用 CRD ,Component.spec.workload 里就是写 CRD 对应的实例 CR。

apiVersion: core.oam.dev/v1alpha2
kind: Component
metadata:
  name: example-server
spec:
  workload:
    apiVersion: core.oam.dev/v1alpha2
    kind: Server
    spec:
   ...

6. Scope 由 CR 单独创建,不再由 AppConfig 创建

v1alpha1 中的 Scope 是由 AppConfig 创建的,从例子中可以看出,本质上它也是个 CR,可以“推导”创建出 CR来。但是由于 Scope 的定位是可以容纳不同 AppConfig 中的 Component,且 Scope 本身并非一个 App,所以使用 AppConfig 创建 Scope 一直是不太合适的。

// 老版本,仅对比使用
apiVersion: core.oam.dev/v1alpha1
kind: ApplicationConfiguration
metadata:
  name: my-vpc-network
spec:
  variables:
    - name: networkName
      value: "my-vpc"
  scopes:
    - name: network
      type: core.oam.dev/v1alpha1.Network
      properties:
        network-id: "[fromVariable(networkName)]"
        subnet-ids: "my-subnet1, my-subnet2"

v1alpha2 新版本全面使用 CR 来对应实例,为了让 Scope 的概念更清晰,更方便对应不同类型的 Scope,将 Scope 拿出来直接由 ScopeDefinition 定义的 CRD 对应的 CR 创建。例子如下所示:

apiVersion: core.oam.dev/v1alpha2
kind: ScopeDefinition
metadata:
  name: networkscope.core.oam.dev
spec:
  allowComponentOverlap: true
  definitionRef:
    name: networkscope.core.oam.dev
apiVersion: core.oam.dev/v1alpha2
kind: NetworkScope
metadata:
  name: example-vpc-network
  labels:
    region: us-west
    environment: production
spec:
  networkId: cool-vpc-network
  subnetIds:
  - cool-subnetwork
  - cooler-subnetwork
  - coolest-subnetwork
  internetGatewayType: nat

在 AppConfig 中使用 scope 引用如下所示:

apiVersion: core.oam.dev/v1alpha2
kind: ApplicationConfiguration
metadata:
  name: custom-single-app
  annotations:
    version: v1.0.0
    description: "Customized version of single-app"
spec:
  components:
    - componentName: frontend
      scopes:
        - scopeRef:
            apiVersion: core.oam.dev/v1alpha2
            kind: NetworkScope
            name: my-vpc-network
    - componentName: backend
      scopes:
        - scopeRef:
            apiVersion: core.oam.dev/v1alpha2
            kind: NetworkScope
            name: my-vpc-network

7. 移除 Variable 列表和 [fromVariable()] 动态函数

v1alpha1 版本中有 Variable 是为了 AppConfig 里开源引用一些公共变量减少冗余,所以加入了 Variable 列表。但实践来看,减少的冗余并没有明显减少 OAM spec 的复杂性,相反,增加动态的函数显著增加了复杂性。

另一方面,fromVariable 这样的能力完全可以通过 helm template/ kustomiz 等 工具 来做,由这些工具渲染出完整的 OAM spec,再进行使用。

所以这里 variables 列表和相关的 fromVariable 均去掉,并不影响任何功能。

// 老版本,仅对比使用
apiVersion: core.oam.dev/v1alpha1
kind: ApplicationConfiguration
metadata:
  name: my-app-deployment
spec:
  variables:
    - name: VAR_NAME
      value: SUPPLIED_VALUE
  components:
    - componentName: my-web-app-component
      instanceName: my-app-frontent
      parameterValues:
        - name: ANOTHER_PARAMETER
          value: "[fromVariable(VAR_NAME)]"
      traits:
        - name: ingress
          properties:
            DATA: "[fromVariable(VAR_NAME)]"

8. 用 ContainerizedWorkload 替代原来的六种核心 Workload

因为现在已经统一用 WorkloadDefinition 定义 Workload,Component 变成了实例,所以原先的六种核心Workload 实际上都变成了同一个 WorkloadDefinition,字段描述完全一样,唯一的不同是对 trait 约束和诉求不一样。因此原先的六种核心 Workload 的 spec,统一修改为一种名为 ContainerizedWorkload 的 Workload 类型。

同时,这里计划要通过增加 policy 这样的概念,来让研发表达对运维策略的诉求,即 Component 中可以表达希望增加哪些 trait。

apiVersion: core.oam.dev/v1alpha2
kind: WorkloadDefinition
metadata:
  name: containerizedworkloads.core.oam.dev
spec:
  definitionRef:
    name: containerizedworkloads.core.oam.dev

一个使用 ContainerizedWorkload 示例:

apiVersion: core.oam.dev/v1alpha2
kind: Component
metadata:
  name: frontend
  annotations:
    version: v1.0.0
    description: "A simple webserver"
spec:
  workload:
    apiVersion: core.oam.dev/v1alpha2
    kind: ContainerizedWorkload
    metadata:
      name: sample-workload
    spec:
      osType: linux
      containers:
      - name: web
        image: example/charybdis-single:latest@@sha256:verytrustworthyhash
        resources:
          cpu:
            required: 1.0
          memory:
            required: 100MB
        env:
        - name: MESSAGE
          value: default
  parameters:
  - name: message
    description: The message to display in the web app.  
    required: true
    type: string
    fieldPaths:
    - ".spec.containers[0].env[0].value"

下一步计划

  • 应用级别的组件间参数传递和依赖关系( );

  • ,便于研发在 Component 对 trait 提出诉求;

  • 增加版本的概念,同时给出 OAM 解决应用版本发布相关方式

常见 FAQ

1. 我们原有平台改造为 OAM 模型实现需要做什么?

对于原先是 K8s 上的应用管理平台,接入改造为 OAM 实现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 实现 OAM ApplicationConfiguration Controller(简称 AppConfig Controller),这个 Controller 同时包含 OAM 的 Component、WorkloadDefinition、TraitDefinition、ScopeDefinition 等 CRD。AppConfig Controller 根据 OAM AppConfig 中的描述,拉起原有平台的 CRD Operator;

  • 逐渐将原先的 CRD Operator 根据关注点分离的思想,分为 Workload 和 Trait。同时接入和复用 OAM 社区中更多的 Workload、Trait,丰富更多场景下的功能。

2. 现有的 CRD Operator 为接入 OAM 需要做什么改变?

现有的 CRD Operator 功能上可以平滑接入 OAM 体系,比如作为一个独立扩展 Workload 接入。但是为了更好的让终端用户体会到 OAM 关注点分离的好处,我们强烈建议 CRD Operator 根据研发和运维不同的关注点分离为不同的 CRD,研发关注的 CRD 作为 Workload 接入 OAM,运维关注的 CRD 作为 Trait 接入 OAM。

目前,OAM 规范和模型实际已解决许多现有问题,但它的路程才刚刚开始。 OAM 是一个中立的开源项目, 我们欢迎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共同定义云原生应用交付的未来。

参与方式:

  • 钉钉扫码进入 OAM 项目中文讨论群

OAM v1alpha2 新版发布:平衡标准与可扩展性,灵活接入 CRD operator

钉钉扫码加入交流群

  • 通过 Gitter 直接参与讨论

  • star 一下

【作者简介】

孙健波(花名:天元)阿里云技术专家 ,是 OAM 规范的主要制定者之一,致力于推动云原生应用标准化。同时也在阿里巴巴参与大规模云原生应用交付与应用管理相关工作。

招人啦!

云原生应用平台诚邀  Kubernetes / Serverless / PaaS / 应用交付领域专家( P6-P8 )加盟:

  • 工作年限:建议 P6-7 三年起,P8 五年起,具体看实际能力;

  • 工作地点:国内(北京 / 杭州 / 深圳);海外(旧金山湾区 / 西雅图);

  • 岗位包含:架构师、技术专家、全栈工程师等。

简历立刻回复,2~3 周出结果,简历投递:jianbo.sjb AT alibaba-inc.com。

OAM v1alpha2 新版发布:平衡标准与可扩展性,灵活接入 CRD operator

戳原文,立即预约直播!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码农网

查看所有标签

猜你喜欢: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算法笔记

算法笔记

胡凡、曾磊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16-7 / 65

这是一本零基础就能读懂的算法书籍,读者不需要因为自己没有语言基础而畏惧。书籍的第2章便是一个C语言的入门教程,内容非常易懂,并且十分实用,阅读完这章就可以对本书需要的C语言基础有一个较好的掌握。 本书已经覆盖了大部分基础经典算法,不仅可以作为考研机试和PAT的学习教材,对其他的一些算法考试(例如CCF的CSP考试)或者考研初试的数据结构科目的学习和理解也很有帮助,甚至仅仅想学习经典算法的读者......一起来看看 《算法笔记》 这本书的介绍吧!

HEX CMYK 转换工具
HEX CMYK 转换工具

HEX CMYK 互转工具

HSV CMYK 转换工具
HSV CMYK 转换工具

HSV CMYK互换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