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er实现原理之 - OverlayFS实现原理

栏目: IT技术 · 发布时间: 4年前

Docker 底层有三驾马车, NamespaceCGroup 和  UnionFS(联合文件系统) 。前面我们介绍过  Namespace 和  CGroup ,接下来将会介绍  UnionFS 的实现原理。

UnionFS(联合文件系统) 是一种分层、轻量级并且高性能的文件系统,它支持对文件系统的修改作为一次提交来一层层的叠加,同时可以将不同目录挂载到同一个虚拟文件系统下。

UnionFS 是  Docker 镜像的基础,镜像可以通过分层来进行继承,基于基础镜像(没有父镜像),可以制作各种具体的应用镜像。由于 Linux 下有多种的  UnionFS (如  AUFSOverlayFS 和  Btrfs 等),所以我们以实现相对简单的  OverlayFS 作为分析对象。

OverlayFS 使用

我们先来看看 OverlayFS 基本原理(图片来源于网络):

Docker实现原理之 - OverlayFS实现原理

从上图可知, OverlayFS 文件系统主要有三个角色, lowerdirupperdir 和  mergedlowerdir 是只读层,用户不能修改这个层的文件; upperdir 是可读写层,用户能够修改这个层的文件;而  merged 是合并层,把  lowerdir 层和  upperdir 层的文件合并展示。

使用 OverlayFS 前需要进行挂载操作,挂载  OverlayFS 文件系统的基本命令如下:

$ mount -t overlay overlay -o lowerdir=lower1:lower2,upperdir=upper,workdir=work merged

参数 -t 表示挂载的文件系统类型,这里设置为  overlay 表示文件系统类型为  OverlayFS ,而参数  -o 指定的是  lowerdirupperdir 和  workdir ,最后的  merged 目录就是最终的挂载点目录。下面说明一下  -o 参数几个目录的作用:

  1. lowerdir :指定用户需要挂载的lower层目录,指定多个目录可以使用  : 来分隔(最大支持500层)。

  2. upperdir :指定用户需要挂载的upper层目录。

  3. workdir :指定文件系统的工作基础目录,挂载后内容会被清空,且在使用过程中其内容用户不可见。

OverlayFS 实现原理

下面我们开始分析 OverlayFS 的实现原理。

OverlayFS 文件系统的作用是合并  upper 目录和  lower 目录的中的内容,如果  upper 目录与  lower 目录同时存在同一文件或目录,那么  OverlayFS 文件系统怎么处理呢?

  1. 如果 upper 和  lower 目录下同时存在同一文件,那么按  upper 目录的文件为准。比如  upper 与  lower 目录下同时存在文件  a.txt ,那么按  upper 目录的  a.txt 文件为准。

  2. 如果 upper 和  lower 目录下同时存在同一目录,那么把  upper 目录与  lower 目录的内容合并起来。比如  upper 与  lower 目录下同时存在目录  test ,那么把  upper 目录下的  test 目录中的内容与  lower 目录下的  test 目录中的内容合并起来。

为了简单起见,本文使用的是 Linux 3.18.3 版本,此版本的  OverlayFS 文件系统只支持一层的  lower 目录,所以简化了多层  lower 合并的逻辑。

OverlayFS 文件系统挂载

前面介绍过挂载 OverlayFS 文件系统的命令,挂载  OverlayFS 文件系统会触发系统调用  sys_mount() ,而  sys_mount() 会执行  虚拟文件系统 的通用挂载过程,如申请和初始化  超级块对象(super block) (可参考:虚拟文件系统)。然后调用具体文件系统的  fill_super() 接口来填充  超级块对象 ,对于  OverlayFS 文件系统而言,最终会调用  ovl_fill_super() 函数来填充  超级块对象

我们来分析一下 ovl_fill_super() 函数的主要部分:

static int ovl_fill_super(struct super_block *sb, void *data, int silent)
{
    struct path lowerpath;
    struct path upperpath;
    struct path workpath;
    struct inode *root_inode;
    struct dentry *root_dentry;
    struct ovl_entry *oe;

    ...
    oe = ovl_alloc_entry(); // 新建一个ovl_entry对象
    ...

    // 新建一个inode对象
    root_inode = ovl_new_inode(sb, S_IFDIR, oe);

    // 新建一个dentry对象, 并且指向新建的inode对象root_inode
    root_dentry = d_make_root(root_inode);
    ...

    oe->__upperdentry = upperpath.dentry; // 指向upper目录的dentry对象
    oe->lowerdentry = lowerpath.dentry;   // 指向lower目录的dentry对象

    root_dentry->d_fsdata = oe; // 保存ovl_entry对象到新建dentry对象的d_fsdata字段中

    ...
    sb->s_root = root_dentry; // 保存新建的dentry对象到超级块的s_root字段中
    ...
    return 0;
}

ovl_fill_super() 函数主要完成以下几个步骤:

  1. 调用 ovl_alloc_entry() 创建一个  ovl_entry 对象  oe

  2. 调用 ovl_new_inode() 创建一个  inode 对象  root_inode

  3. 调用 d_make_root() 创建一个  dentry 对象  root_dentry ,并且将其指向  root_inode

  4. oe 的  __upperdentry 字段指向  upper 目录的  dentry ,而将  lowerdentry 字段指向  lower 目录的  dentry

  5. root_dentry 的  d_fsdata 字段指向  oe

  6. 超级块对象 的  s_root 字段指向  root_dentry

最后,其各个数据结构的关系如下图:

Docker实现原理之 - OverlayFS实现原理

在上面的代码中出现的 ovl_entry 结构用于记录  OverlayFS 文件系统中某个文件或者目录所在的真实位置,由于  OverlayFS 文件系统是一个联合文件系统,并不是真正存在于磁盘的文件系统,所以在  OverlayFS 文件系统中的文件都要指向真实文件系统中的位置。

ovl_entry 结构就是用来指向真实文件系统的位置,其定义如下:

struct ovl_entry {
    struct dentry *__upperdentry;
    struct dentry *lowerdentry;
    struct ovl_dir_cache *cache;
    union {
        struct {
            u64 version;
            bool opaque;
        };
        struct rcu_head rcu;
    };
};

下面解析一下 ovl_entry 结构各个字段的作用:

  1. __upperdentry :如果文件存在于  upper 目录中,那么指向此文件的dentry对象。

  2. lowerdentry :如果文件存在于  lower 目录中,那么指向此文件的dentry对象。

  3. cache :如果指向的目录,那么缓存此目录的文件列表。

  4. version :用于记录此  ovl_entry 结构的版本。

  5. opaque :此文件或目录是否被隐藏。

__upperdentry 和  lowerdentry 是  ovl_entry 结构比较重要的两个字段,一个指向文件所在  upper 目录中的dentry对象,另外一个指向文件所在  lower 目录中的dentry对象,如下图:

Docker实现原理之 - OverlayFS实现原理

OverlayFS 文件系统中,每个文件或目录都由一个  ovl_entry 结构管理。如果我们把  dentry 结构当成是文件或目录的实体,那么  __upperdentry 指向的就是文件或目录所在  upper 目录中的实体,而  lowerdentry 指向的就是文件或目录所在  lower 目录的实体。

读取 OverlayFS 文件系统的目录

一般来说,我们调用 ls 命令读取目录的列表时,会触发内存以下过程:

openat()
getdents()

打开目录

open() 系统调用最终会调用具体文件系统的  open() 方法来打开文件,对于  OverlayFS 文件系统调用的是  ovl_dir_open() 函数,其实现如下:

static int ovl_dir_open(struct inode *inode, struct file *file)
{
    struct path realpath;
    struct file *realfile;
    struct ovl_dir_file *od;
    enum ovl_path_type type;

    // 申请一个 ovl_dir_file 对象
    od = kzalloc(sizeof(struct ovl_dir_file), GFP_KERNEL);
    if (!od)
        return -ENOMEM;

    type = ovl_path_real(file->f_path.dentry, &realpath);
    realfile = ovl_path_open(&realpath, file->f_flags);
    if (IS_ERR(realfile)) {
        kfree(od);
        return PTR_ERR(realfile);
    }
    // 初始化 ovl_dir_file 对象
    INIT_LIST_HEAD(&od->cursor.l_node);
    od->realfile = realfile;
    od->is_real = (type != OVL_PATH_MERGE);
    od->is_upper = (type != OVL_PATH_LOWER);
    od->cursor.is_cursor = true;
    file->private_data = od; // 保存到 file 对象的 private_data 字段中

    return 0;
}

ovl_dir_open() 函数主要完成的工作包括:

  1. 创建一个 ovl_dir_file 对象  od

  2. 调用 ovl_path_real() 函数分析当前文件或目录所属的类型:

    1. 如果是一个目录,并且 upper 目录和  lower 目录同时存在,那么返回  OVL_PATH_MERGE ,表示需要对目录进行合并。

    2. 如果是一个目录,并且只存在于 upper 目录中。或者是一个文件,并且存在于  upper 目录中,那么返回  OVL_PATH_UPPER ,表示从  upper 目录中读取。

    3. 否则返回 OVL_PATH_LOWER ,表示从  lower 目录中读取。

  3. ovl_dir_file 对象保存到 file 对象的  private_data 字段中。

ovl_dir_file 对象用于描述  OverlayFS 文件系统的目录或文件的信息,其定义如下:

struct ovl_dir_file {
    bool is_real;
    bool is_upper;
    struct ovl_dir_cache *cache;
    struct ovl_cache_entry cursor;
    struct file *realfile;
    struct file *upperfile;
};

struct ovl_dir_cache {
    long refcount;
    u64 version;
    struct list_head entries;
};

ovl_dir_file 对象各个字段的含义如下:

  1. is_real :如不需要合并,设置为true。

  2. is_upper :是否需要从  upper 目录中读取。

  3. cache :用于缓存目录的文件列表。

  4. cursor :用于迭代目录列表时的游标。

  5. realfile :真实文件或目录的  dentry 对象。

  6. upperfile :指向文件或目录所在  upper 目录中的  dentry 对象。

读取目录列表

读取目录中的文件列表是通过 getdents() 系统调用,而  getdents() 系统调用最终会调用具体文件系统的  iterate() 接口,对于  OverlayFS 文件系统而言,调用的就是  ovl_iterate() 函数。其实现如下:

static int ovl_iterate(struct file *file, struct dir_context *ctx)
{
    struct ovl_dir_file *od = file->private_data;
    struct dentry *dentry = file->f_path.dentry;

    if (!ctx->pos)
        ovl_dir_reset(file);

    if (od->is_real) // 如果不需要合并, 直接调用 iterate_dir() 函数读取真实的目录列表即可
        return iterate_dir(od->realfile, ctx);

    if (!od->cache) { // 如果还没有创建缓存对象
        struct ovl_dir_cache *cache;

        cache = ovl_cache_get(dentry); // 读取合并后目录的文件列表, 并且缓存起来
        if (IS_ERR(cache))
            return PTR_ERR(cache);

        od->cache = cache; // 保持缓存对象
        ovl_seek_cursor(od, ctx->pos); // 移动游标
    }

    while (od->cursor.l_node.next != &od->cache->entries) { // 遍历合并后的目录中的文件列表
        struct ovl_cache_entry *p;

        p = list_entry(od->cursor.l_node.next, struct ovl_cache_entry, l_node);
        if (!p->is_cursor) {
            if (!p->is_whiteout) {
                if (!dir_emit(ctx, p->name, p->len, p->ino, p->type)) // 写到用户空间的缓冲区中
                    break;
            }
            ctx->pos++;
        }
        list_move(&od->cursor.l_node, &p->l_node); // 移动到下一个文件
    }
    return 0;
}

ovl_iterate() 函数的主要工作有以下几个步骤:

  1. 如果不需要合并目录(就是 is_real 为true),那么直接调用  iterate_dir() 函数读取真实的目录列表。

  2. 如果 ovl_dir_file 对象的缓存没有被创建,那么调用  ovl_cache_get() 创建缓存对象, ovl_cache_get() 除了创建缓存对象外,还会读取合并后的目录中的文件列表,并保存到缓存对象的  entries 链表中。

  3. 遍历合并后的目录中的文件列表,并把文件列表写到用户空间的缓存中,这样用户就可以获取合并后的文件列表。

我们主要来分析一下怎么通过 ovl_cache_get() 函数来读取合并后的目录中的文件列表:

static struct ovl_dir_cache *ovl_cache_get(struct dentry *dentry)
{
    int res;
    struct ovl_dir_cache *cache;
    ...
    cache = kzalloc(sizeof(struct ovl_dir_cache), GFP_KERNEL);
    if (!cache)
        return ERR_PTR(-ENOMEM);

    cache->refcount = 1;
    INIT_LIST_HEAD(&cache->entries);

    res = ovl_dir_read_merged(dentry, &cache->entries);
    ...
    cache->version = ovl_dentry_version_get(dentry);
    ovl_set_dir_cache(dentry, cache);

    return cache;
}

ovl_cache_get() 函数首先创建一个  ovl_dir_cache 缓存对象,并且调用  ovl_dir_read_merged() 函数读取合并目录的文件列表, ovl_dir_read_merged() 函数实现如下:

static int ovl_dir_read_merged(struct dentry *dentry, struct list_head *list)
{
    int err;
    struct path lowerpath;
    struct path upperpath;
    struct ovl_readdir_data rdd = {
        .ctx.actor = ovl_fill_merge,
        .list = list,
        .root = RB_ROOT,
        .is_merge = false,
    };

    ovl_path_lower(dentry, &lowerpath); // 获取lower目录
    ovl_path_upper(dentry, &upperpath); // 获取upper目录

    if (upperpath.dentry) { // 如果upper目录存在, 读取upper目录中的文件列表
        err = ovl_dir_read(&upperpath, &rdd);
        if (err)
            goto out;

        if (lowerpath.dentry) {
            err = ovl_dir_mark_whiteouts(upperpath.dentry, &rdd);
            if (err)
                goto out;
        }
    }
    if (lowerpath.dentry) { // 如果lower目录存在, 读取lower目录中的文件列表
        list_add(&rdd.middle, rdd.list);
        rdd.is_merge = true;
        err = ovl_dir_read(&lowerpath, &rdd);
        list_del(&rdd.middle);
    }
out:
    return err;
}

ovl_dir_read_merged() 函数比较简单,就是读取  lower 目录和  upper 目录中的文件列表,并保存到  list 参数中。

这里有个问题,就是如果 lower 目录和  upper 目录同时存在相同的文件怎办?

在把文件列表写到用户空间缓存时, ovl_fill_merge() 函数会通过红黑树来过滤相同的文件,如果文件存在于  upper 目录,那么就使用  upper 目录中的文件,否则就使用  lower 目录中的文件。


以上所述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Docker实现原理之 - OverlayFS实现原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有任何疑问请给我留言,小编会及时回复大家的。在此也非常感谢大家对 码农网 的支持!

查看所有标签

猜你喜欢: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SNS网站构建

SNS网站构建

Gavin Bell / 张卫星、李占波、徐静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11-2 / 69.00元

过去的十年里,Web成为了非常重要的社交工具。社会活动已经超出了BBS这个概念,而指范围更广的互联网。大多数人对Facebook、MySpace以及Twitter并不陌生,事实上,现在很多人在网络上都有个人档案。社会媒体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它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 好,也可以使其更糟糕,像公民新闻这样的表达已变得很常见。仅仅Facebook就有两亿注册用户。那么在这个新领域中到底有什么奥秘呢......一起来看看 《SNS网站构建》 这本书的介绍吧!

CSS 压缩/解压工具
CSS 压缩/解压工具

在线压缩/解压 CSS 代码

HTML 编码/解码
HTML 编码/解码

HTML 编码/解码

URL 编码/解码
URL 编码/解码

URL 编码/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