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tecture(四)负载均衡

栏目: 后端 · 发布时间: 6年前

引言

  • 本文介绍几种负载均衡架构及算法。

总体策略

  • DNS负载均衡用于实现地理级别的负载均衡;
  • 硬件负载均衡用于实现集群级别的负载均衡;
  • 软件负载均衡用于实现机器级别的负载均衡;

Architecture(四)负载均衡

硬件负载均衡

  • 类似路由器、交换机;
  • 优点:
    • 支持各种负载均衡算法;
    • 支持100万并发(一般软件负载均衡也就支持10万并发);
    • 很多设备同时支持负载均衡、防火墙、防DDOS攻击功能;
  • 缺点:
    • 价格高昂;

软件负载均衡

  • 优点:
    • 便宜;
    • 维护和部署简单(安装Ngnix软件即可);
  • 缺点:
    • 并发量远小于硬件负载均衡,Linux服务器上装一个Nginx大概能到5万每秒;
    • 一般不具备防火墙、防DDOS攻击等功能;

Architecture(四)负载均衡

DNS负载均衡

  • 实现地理级别的负载均衡;
  • DNS服务器将域名解析为最靠近用户的主机的IP地址,提升访问速度;
  • 缺点:
    • DNS缓存不能及时更新,有可能定位到一个已经移走的主机;
    • 除了映射IP地址,没有提供其他的负载均衡算法和策略;

Architecture(四)负载均衡

均衡算法

  • 轮询:
    • 负载均衡系统收到请求后,按照顺序轮流分配到服务器上;
    • 算法简单,没有考虑机器的状态;
  • 加权轮询:
    • 分给32核机器的概率是分给16核机器的概率的两倍;
    • 考虑了机器性能,但无法根据机器状态动态调整;
  • 负载最低优先:
    • 根据及其具体状态决定负载均衡策略;
    • 考虑:机器连接数、机器的HTTP连接数、CPU占用率、IO占用率;
  • 性能最佳优先:
    • 根据及其具体状态决定负载均衡策略;
    • 考虑:服务器响应时间;
  • Hash:
    • 对源IP地址hash决定任务分配到哪台服务器;
    • 对session ID进行hash决定任务分配到哪台服务器,可以保证同一个会话的包都发送到同一台服务器处理;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能带来一定的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码农网

查看所有标签

猜你喜欢: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深入Linux内核架构

深入Linux内核架构

Wolfgang Mauerer / 郭旭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201005 / 149.00元

众所周知,Linux操作系统的源代码复杂、文档少,对程序员的要求高,要想看懂这些代码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本书结合内核版本2.6.24源代码中最关键的部分,深入讨论Linux内核的概念、结构和实现。具体包括进程管理和调度、虚拟内存、进程间通信、设备驱动程序、虚拟文件系统、网络、时间管理、数据同步等方面的内容。本书引导你阅读内核源代码,熟悉Linux所有的内在工作机理,充分展现Linux系统的魅力。 ......一起来看看 《深入Linux内核架构》 这本书的介绍吧!

JS 压缩/解压工具
JS 压缩/解压工具

在线压缩/解压 JS 代码

JSON 在线解析
JSON 在线解析

在线 JSON 格式化工具

图片转BASE64编码
图片转BASE64编码

在线图片转Base64编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