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当我们谈开源硬件,我们在谈什么?在 10 月 20 日深圳召开的「中国开源年会」上,顶着光环的 GitHub CEO Nat Friedman 在媒体采访环节*,表达了对于开源软件的看法:
当我们谈开源硬件,我们在谈什么?
在 10 月 20 日深圳召开的「中国开源年会」上,顶着光环的 GitHub CEO Nat Friedman 在媒体采访环节*,表达了对于开源软件的看法:
和 20 年前相比,代码是否更好了?不能完全这么说,整个代码世界一定是更加强大的,我们不断站在巨人的肩上,但同时也带了许多新的问题。未来的开源世界,开发者会在这个社区里快速的组织各种虚拟团队,大家合作生产内容。未来 10~20 年来,中国会发展成开源软件世界的创新中心是必然,期待更多的中国开发者的贡献参与。
△ GitHub CEO Nat Friedman
前不久,Microsoft 对外宣布以 $75亿 收购 GitHub,并委任 Nat Friedman 为收购后的 GitHub CEO。
本次开源年会也吸引了众多「开源软件」厂商参与,包括赞助商华为、腾讯、百度、京东、微软、阿里,以及 OushuDB、银河麒麟等软件公司。
中国开源年会由「开源社」这一非盈利机构组织,每年在国内的一线城市举行。今年,开源年会来到「硬件之都」深圳,一群热爱开源软件的人,还特别组织了一个「开源硬件论坛」。
△ 2018 年中国开源年会(COSCon'18)展区,众多软件厂商参展。图源:深圳湾
开源硬件溯源
在百度百科的词条里,开源硬件是这样被定义的:开源硬件是指与自由及开放原始码软件相同方式设计的计算机和电子硬件。开源硬件开始考虑对软件以外的领域开源,是开源文化的一部分。其中,Arduino 的诞生可谓开源硬件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谈到「开源硬件」的概念和文化来源时,普遍的观点是,开源硬件延伸着开源软件的理念,包括硬件设计文件、以及基于此文件的产品,都使用具有开源性质的许可协议,自由使用分享。虽然,从仅开放硬件所配套软件、到对硬件本身设计也进行开放,这一过程曾经一度中断沉寂。之后,随着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以信息网络为载体的知识从比特世界扩展到原子世界,这为开源硬件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开源硬件大事记:
-
1983 年,以 MIT 的 Richard Stallman 发起的自由软件集体协作项目 GNU 计划为代表的自由软件运动正式开启;
-
1997年,Bruce Perens 推出针对硬件所配套软件的开放硬件认证项目(OHCP);
-
1998 年,Open Source 的概念被 Chris Peterson 提出并很快被 Linux 操作系统的开发者采纳,同年,Bruce Perens 和 Eric Raymond 等人发起成立开放源代码促进会(OSI);
-
2001 年,Stanford 的 Lawrence Lessig 创建知识共享(CC);
-
2005 年起,开源硬件平台代表 Arduino 和 Raspberry Pi 相继诞生;
-
2010年,开源硬件峰会(OHS)开始举办,并于之后发展出开源硬件协会(OSHWA)。
开源 vs 免费,开源 vs 山寨,当我们谈开源硬件,我们在谈什么?
在「开源硬件论坛」中,众多嘉宾还就开源硬件的意义、标准、文化等话题各抒己见。
在中国开源硬件行业有着重要地位、身兼数个公益职务的李大维,在「开源硬件论坛」的开场分享中,再一次提及了在中国「山寨」的正面意义。这与《长尾理论》和《创客——新工业革命》的作者 Chris Anderson 的观点是一致的。两位「新山寨运动」的倡导者,都不止一次的阐述了类似「山寨最终或许是创新与改进的开始」的观点,尽管普遍观点认为「山寨」并不是一个好的词汇。
Chris Anderson 说:「开源创新是互联网胜利的秘密所在,我认为它也会是下一次工业革命的引擎。中国主导了 20 世纪的制造工业,开源创新将是中国在 21 世纪继续主导制造业的必经之路。」李大维将这个观点提炼为:「全世界的开源硬件生产,与中国制造的能力有关,开源硬件离不开中国」。
深圳是「创客之都」,是一个「人人都会做手机」的城市。李大维认为,开源硬件的标准在于:你希望做一款硬件,在淘宝上搜索 PCBA,就有人能给出报价,而驱动这块硬件的软件,是开源的。这是符合开源的意义的,就是让大家都能自由的用起来。
△ 在「寨都」深圳,「山寨」是华强北的「民间手艺」。图片截取自李大维的演讲 PPT。
开源不等于免费,开源软件/开源硬件并不是免费软件/免费硬件。开源的自由和商业的服务价值,这是两回事。无论是开源软件还是开源硬件,其中的人力是有价值的。虽然也不乏一些厂商,打着开源的旗号,做闭源的事情。
虽然在「开源硬件论坛」中,由多位专家同时站台的「虚谷计划」以及「虚谷号」开源硬件开发板的发布,占据了论坛的重大篇幅,但李大维在演讲和论坛中,无不强调 Arduino 作为开源硬件开发板鼻祖的重要意义。
△ 各种各样的开源硬件开发板,万变不离 Arduino。图片截取自李大维的演讲 PPT。
开源硬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当前的问题是什么
在开源软件领域,很多的优秀的项目,均是由高校的教师和学生来发起和维护的,如 FreeBSD、Kerberos、ntp、OpenSSL 等。而开源硬件的普及,亦离不开教师和学校的推动。
在论坛上,谢作如、吴俊杰、梁森山、樊磊、徐明等来自教育行业的开源硬件推动者,回顾了开源硬件社区的发展。而 7 年前,创客教育专家委员会的建立、以及《中国创客教育》的出版,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在教学中,基于 Arduino 等开发板的创意机器人入门课程是必不可少的。高中新课标的修订,新增了一个《开源硬件的设计》的模块,也为开源硬件的普及,做了政策层面的铺垫。
与为「虚谷号」高唱赞歌略有不同的是,李大维强调了开源硬件的课程,应该为「启发创意」而设计,而不是为「教育」而设计。开源硬件教育变革不应与换装备划等号。将这样的开源硬件课程,理解为教会中小学学生什么是芯片、什么是电路、什么是模块,这样的课程设计是有悖于让孩子们快速「用起来」和「发挥创意」的初衷的。
「开源硬件课程不要让信息技术老师来定义,信息技术老师也不要绑架创客教育。」李大维明确的表达了对于开源硬件和创客教育的观点。
△ 在「DFRobot 杯」全国中小学机器人教学暨创客教育展评活动上,初三学生的智能教室监控系统
原定在本次论坛中出席并发表演讲的 DFRobot 创始人叶琛,因为飞机取消未能到场。本以为他可以站在企业家的角度,去探讨开源硬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方向,因为他的缺席,开源硬件论坛也就缺少了一些企业家的声音。我们只能从之前的报道中,去重温一些他对开源硬件和创客教育的认识与实践。
开源硬件之路,还缺点什么
当我们试图沿着开源软件的发展去思考开源硬件之路时候,我们无法将两者做平行的类比。
不止一次的,我们听到来自企业界的声音:做软件不赚钱,而将软件能力融入到开发板中,甚至封装芯片,靠卖硬件赚钱。基于这种逻辑,我们也看到一些企业基于自身核心技术能力,研发了自家的开发板或芯片,再开源自家的软件能力。
这样的做法可能会被一些开源界的「正本清源」者定义为,打着开源的旗号,做闭源的事情。但不能否定的是,他们已经在通过开放软硬件的技术能力,推动硬件智能化加速发展。
此外,在开源硬件界,可能还缺少像微软这样的巨头企业,一个活跃的开源贡献机构,去贡献技术能力。■
来源: 深圳湾
版权声明:本文系深圳湾原创,文中「*」部分观点援引自「掘金」,转载或摘录请先获得授权。
微信号:shenzhenware
主笔:陳壹零
编辑:大树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能带来一定的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码农网
猜你喜欢:- 卖了43.2万美元的AI画作,其实是借鉴程序员代码的“山寨货”?
- 聆听中国开源最强音 | 国内大厂开源项目齐聚 OSCAR 开源先锋日
- 小米 9 开源内核代码,上市即开源
- 开源 | 陌陌风控系统正式开源
- 开源 |《Go 语言高级编程》开源图书
- 开源不只是“喊喊” 看红帽的开源之道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Head First Python
Paul Barry / O'Reilly Media / 2010-11-30 / USD 49.99
Are you keen to add Python to your programming skills? Learn quickly and have some fun at the same time with Head First Python. This book takes you beyond typical how-to manuals with engaging images, ......一起来看看 《Head First Python》 这本书的介绍吧!
RGB HSV 转换
RGB HSV 互转工具
RGB CMYK 转换工具
RGB CMYK 互转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