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 | 实用的函数式编程

栏目: 编程语言 · 发布时间: 5年前

内容简介:原文链接:基于
译 | 实用的函数式编程

原文链接: Pragmatic Functional ProgrammingRobert C. Martin (Uncle Bob) ,2017-07

基于 liuchengxu 的译文稿: 实用的函数式编程

译序

Bob 大叔的短文, FP 在软件开发优点上务实的思考,引导大家理解、学习和使用 FP ,文章后半篇还用 FP 语言 Clojure 简约演示了一番。在文末不忘呼吁学习 FP ,并推荐 Clojure 语言。

务实的函数式编程

函数式编程( Functional Programming / FP )的风潮讲真大概是从10年前开始。我们开始关注像 ScalaClojureF# 这样的语言。这个风潮并非只是『哇酷~一门新语言!』这样平平常常的热情。确实有些实在的原因在推动 —— 或者我们是这么想的。

摩尔定律告诉过我们,每隔18个月计算机的速度就会翻倍。这个定律从60年代到2000年都是有效的,但之后失效了。大家冷静想一下。时钟频率到达了3G HZ,进入了平台期。这已经触及了光速的物理极限,而在芯片表面上的信号传播速度限制住了计算速度的提升。

所以硬件设计师改变了策略。为了获得更大的吞吐量,在芯片上添加了更多的处理器(核心数);同时为了给新加的核腾出空间,在芯片上去掉了很多缓存( cacheing )和流水线( pipelining )硬件。结果是,单个处理器较之前要慢一些;但是由于有了更多的处理器,吞吐量仍然是提升的。

【译注】:关于流水线( pipeline )参见 指令流水线( instruction pipeline ) – zh.wikipedia.org

8年前我有了第一台双核机器,两年后有了一台4核的机器。也就是说,核数开始进入了激增的时期。那时候我们都认识到,这将会以我们无法想象的方式影响软件开发。

一个对策就是学习 FPFP 强烈不鼓励在变量( variable )初始化之后再改变其状态( state )。这对并发( concurrency )有着深刻影响。如果不能改变变量的状态,就不会有竞争条件( race condition )。如果不能更新变量的值( value ),也就不会有并发更新( concurrent update )的问题。

当然了,这一直被认为是多核问题的解决方案。当核数激增,并发,甚至是 共时性simultaneity ),都会成为一个大问题。 FP 可以说是提供了一种编程风格( the programming style ),可以减轻当一个处理器中有1024核时所出现的问题。

所以所有人都开始学习 ClojureScalaF# 或是 Haskell ;因为大家相信冲锋号即将吹响,都想提前做好准备!

然而,这一天一直没有到来。六年前我有了一台4核的笔记本,比上一台多了两个核。而我的下一台笔记本估计还会是4核。我们又进入了另一个平台期?

说个题外话,昨晚我看了一部2007年的电影。女主角在用笔记本在一个时髦的浏览器里面浏览网页、使用 Google 、用翻盖手机收发短信。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只不过都过时了 —— 我可以看出笔记本是老型号,浏览器是个老版本,而翻盖手机比起今天的智能手机就像个古董。尽管如此,这些变化却比不上从2000到2011年这段时间的变化那么翻天覆地。更是远比不上从1990年到2000年间的变化。难道我们正在见证计算机和软件技术发展的平台期吗?

所以,或许, FP 并不是一个我们之前想的那样关键的技能。或许,我们将不会被那么多的核包围。或许,也不用去担心会有32768个核的芯片。或许,我们都可以放松一下,又回到以前那样去更新变量。

但是,我觉得这会是一个错误,一个严重的错误。我觉得这个错误会和滥用 goto 一样严重。我觉得这会和放弃动态派发( dynamic dispatch )一样危险。

【译注】:关于动态派发( dynamic dispatch )参见 动态调度( dynamic dispatch ) – zh.wikipedia.org

为什么呢?让我们回到 FP 起初引起我们兴趣的原因上 —— FP 使得并发变得安全得多。如果你要搭建一个有很多线程或是进程的系统,使用 FP 会大大减少可能由竞争条件和并发更新而引发的问题。

译 | 实用的函数式编程 还有其它理由吗?呃~ FP 更易写、易读、易于测试和易于理解。听到这些,我能想象到,有些读者比如你已经掀桌子咆哮了。你尝试过 FP ,『有毛容易啊』是你的感受。 mapreduce 和递归 —— 尤其是 递归,有哪个说得上容易?你说得没错,收到收到。但是,这其实只是个是否熟悉的问题。一旦你熟悉了这些概念以后(建立起熟悉的过程其实并不需要太长时间),编程就会变得 更容易得多

为什么会更容易呢?因为你不再需要跟踪系统的状态。由于变量的状态无法改变,所以系统的状态也就维持不变。不需要跟踪的不仅仅是系统,还有列表、集合、栈、队列等等通通都不需要跟踪状态,因为这些数据结构也无法改变。在 FP 语言中,当你向一个栈 push 一个元素,你将会得到一个新的栈,并不会改变原来的栈。这意味着,像接抛球杂技那样,程序员在空中需要同时控制好的球变少了;需要记忆的东西更少了;需要跟踪的东西更少了。因而代码的编写、阅读、理解和测试变得简单得多。

那么,你应该使用哪种 FP 语言呢?我最喜欢的是 Clojure 。因为 Clojure 难以置信的简单。它是 Lisp 的一个方言, Lisp 是一个简单至美的语言。让我来展示一下吧:

Java 中的函数: f(x)

转换成 Lisp 的函数就是简单地将第一个括号移到左边即可: (f x)

现在,你已经学会了 95% 的 Lisp 和 90% 的 Clojure 。对这些语言而言,这些傻傻的小括号真就是全部的语法了。 难以置信 的简单。

你可能见过 Lisp 程序,不过不喜欢这些括号。也可能你不喜欢 CARCDRCADR 。别担心。 Clojure 有着比 Lisp 更多的符号,所以括号相对少一些。 Clojurefirstrestsecond 代替了 CARCDRCADR 。此外, Clojure 基于 JVM ,完全可以使用所有的 Java 库和任何其他你想要的 Java 框架和库。与 Java 互操作性快速而便捷。更好的是, Clojure 能够使用 JVM 所有的面向对象功能。

『等一下!』你可能会说,『 FP 和面向对象是相互不兼容的!』谁告诉你的?胡说八道!在 FP 中,你的确无法改变一个对象的状态。但是那又怎样呢?就像 push 一个整数进栈后会返回一个新的栈,当调用一个方法调整一个对象的值时,返回的是一个新对象而不是改变原来的对象。一旦你习惯了这样的做法,处理起来是很容易的。

再回到面向对象。我觉得面向对象最有用的一个特性,在软件架构层面,是动态多态性( dynamic polymorphism )。 Clojure 提供了对 Java 动态多态性的完全的使用能力。举个例子解释起来可能最方便:

(defprotocol Gateway
  (get-internal-episodes [this])
  (get-public-episodes [this]))

上面的代码定义了一个 JVM 的多态接口。在 Java 中,这个接口看起来可能像这样:

public interface Gateway {
    List<Episode> getInternalEpisodes();
    List<Episode> getPublicEpisodes();
}

JVM 层面所生成的字节码是完全相同的。实际上, Java 写的程序可以实现这个接口,就像这个接口是用 Java 写的一样。对等的, Clojure 程序也可以实现一个 Java 写的接口。看起来大概这个样子:

(deftype Gateway-imp [db]
  Gateway
  (get-internal-episodes [this]
    (internal-episodes db))

  (get-public-episodes [this]
    (public-episodes db)))

注意构造函数的 db 参数,以及在方法中是如何访问这个参数的。在上面的例子中,接口的实现只是简单地委托给了本地函数,并传入 db 参数。

(也许)最大的优点,来自于 Lisp 进而也是 Clojure 的,那就是 —— 同像性 Homoiconic ),是指代码本身就是程序能够操作的数据。这点不难看出。下面的代码: (1 2 3) 表示一个三个整数的列表。如果该列表的第一个元素变成了一个函数,也就是 (f 2 3) ,那么它就变成了一个函数调用。可见,在 Clojure 中所有的函数调用都是列表,而列表可以直接被代码操作。所以,一个程序也可以构造和执行其它的程序。

最后说一句, FP 是重要的。你应该去学习。如果你还在纠结要用哪个语言来学 FP ,我推荐 Clojure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能带来一定的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码农网

查看所有标签

猜你喜欢: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文明之光(第二册)

文明之光(第二册)

吴军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2014-6 / 59.00元

【《文明之光》系列荣获由中宣部、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推选的2014“中国好书”奖】 吴军博士从对人类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却在过去被忽略的历史故事里,选择了有意思的几十个片段特写,以人文和科技、经济结合的视角,有机地展现了一幅人类文明发展的宏大画卷。 《文明之光 》系列大致按照从地球诞生到近现代的顺序讲述了人类文明进程的各个阶段,每个章节相对独立,全景式地展现了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一起来看看 《文明之光(第二册)》 这本书的介绍吧!

RGB转16进制工具
RGB转16进制工具

RGB HEX 互转工具

正则表达式在线测试
正则表达式在线测试

正则表达式在线测试

HEX CMYK 转换工具
HEX CMYK 转换工具

HEX CMYK 互转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