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虚拟化技术搭建基础架构云的优劣势分析

栏目: 服务器 · 发布时间: 6年前

内容简介:采用服务器虚拟化技术搭建基础架构云,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有利的方面包括:1、提高硬件利用率

采用服务器虚拟化技术搭建基础架构云,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

采用虚拟化技术搭建基础架构云的优劣势分析

有利的方面包括:

1、提高硬件利用率

PC服务器性能不断提高,CPU逐渐采用多核,单个应用很难充分利用硬件资源。此外,不同应用在不同时段对硬件资源有着不同的需求,比如,白天股票交易量大,夜间则贵金属交易量大,传统方式无法对硬件资源在应用间进行动态调配,这也造成了硬件资源的浪费。采用服务器虚拟化,能在同一台物理服务器上为不同的应用提供相互独立的操作系统,并允许硬件资源在不同的应用间实现动态调配;根据应用的重要性、性能要求、性能峰值时间等因素,可在一台服务器上建立多个虚拟机,从而提升硬件利用率。硬件利用率提高的同时也降低了服务器对机房环境(空间、供电、散热等)的要求。

2、提高管理效率

传统方式对PC服务器作为个体进行管理,在应用部署、应用迁移和异常处理等方面的管理都较为繁琐。服务器虚拟化后,可通过一个统一的界面完成所有的管理工作。

应用部署:传统的应用部署的方式是安装操作系统、补丁和部署应用,对于同一个应用,这些操作需要在研发、测试和生产环境上重复多次,这除了消耗大量人力,还难以保证环境的一致性。采用虚拟化后,可将操作系统和补丁做成一个模板;该模板提供给所有应用使用,也就是说只需安装一次系统,既减少工作量,又保证了所有应用有着相同的基础环境。

应用迁移:对达到报废期限的PC服务器,上边的应用要迁移到稳定性更高的服务器上;此外,在研发测试的不同阶段,同一应用也需要在不同硬件资源的条件下进行,这也涉及到应用在不同物理机器上的迁移。传统的应用迁移方式较为复杂,还不能在线进行。服务器虚拟化后,能够快速、方便,甚至在线完成应用迁移。

异常处理:在生产环境发生异常时,在异地重建相关环境进行故障分析变得极其困难。采用服务器虚拟化后,可通过在线备份虚拟机,获得与生产一致的环境,提供给远方的技术人员进行分析。

3、兼容旧应用

新出的PC服务器已经不支持较旧的系统,但商业银行仍有一些应用部署在老的操作系统上。采用虚拟化架构后,能够在新的硬件上虚拟出老旧的系统,解决了老应用无法在新硬件上运行的问题。

不利的方面包括:

1、管理难度加大

虚拟化架构使得IT架构变得更为灵活,能够调整的内容更多,可能出现配置不当、误操作等原因而影响虚拟架构的性能,甚至是虚拟架构的正常运行。针对该问题,管理员必须对虚拟化架构有深入的了解,这是虚拟化架构成功实施的根本要求。

虚拟机的创建似乎不需要成本,这可能造成虚拟机的泛滥。过多的虚拟机将大大增加操作系统的管理维护。针对该问题需要规划好虚拟机生命周期,严格限制虚拟机的增长。此外,虚拟架构不能减少操作系统层面的维护工作。

2、支持困难

绝大多数操作系统、应用软件未被官方宣称支持虚拟化架构。若遇到问题,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厂家可能不提供技术支持服务;即使提供技术支持服务,也可能出现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厂家与虚拟化厂家互相推诿的情况。

3、SAN存储需求大增

虚拟化架构的灵活性依赖于SAN存储;采用虚拟化架构后,对SAN存储的需求会有较大增长。


以上所述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采用虚拟化技术搭建基础架构云的优劣势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有任何疑问请给我留言,小编会及时回复大家的。在此也非常感谢大家对 码农网 的支持!

查看所有标签

猜你喜欢: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数据压缩导论(第4版)

数据压缩导论(第4版)

[美] Khalid Sayood / 贾洪峰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2014-1 / 129.00

数据压缩已经成为信息革命的一门支撑技术,这场革命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而在此过程中,数据压缩也变得几乎无处不在。从MP3播放器到智能手机,再到数字电视和数字电影,数据压缩几乎成了所有信息技术的必备要素。 近年来,以大数据为标志的互联网技术高歌猛进。数据规模大、产生速度快、来源多样等特性,导致数据存储和处理都前所未有地复杂。《数据压缩导论(第4版)》作为迄今为止数据压缩领域最全面而深入的著作,......一起来看看 《数据压缩导论(第4版)》 这本书的介绍吧!

在线进制转换器
在线进制转换器

各进制数互转换器

图片转BASE64编码
图片转BASE64编码

在线图片转Base64编码工具

Markdown 在线编辑器
Markdown 在线编辑器

Markdown 在线编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