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ango搭建个人博客:基于类的视图

栏目: Python · 发布时间: 6年前

内容简介:说是完结,马上又开始写进阶篇了。本章不会为博客项目增加新功能,的视图。

说是完结,马上又开始写进阶篇了。

本章不会为博客项目增加新功能, 但是也同样重要 ,因为我们要学习

高逼格的 基于

的视图。

什么是类视图

前面章节中写的所有视图都是基于函数的,即 def ;而类视图是基于类的,即 class

有编程基础的同学都知道, 是面向对象技术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具有复杂 数据功能 的类,可以通过继承轻而易举的将自身特性传递给另一个类,从而实现代码的高效复用。

相比以前的函数视图,类视图有以下优势:

  • HTTP方法( GETPOST 等)相关的代码,可以通过 方法 而不是 条件分支 来组织
  • 可以通过诸如mixins(多重继承)之类的面向对象技术将代码分解为 可重用组件

说的都是什么意思?通过例子来感受一下。

列表

函数和类

假设我们有一个 博客列表 ,列表既有GET方法、又有POST方法,那么用视图函数看起来像这样:

views.py

def article_list_example(request):
    """处理GET请求"""
    if request.method == 'GET':
        articles = ArticlePost.objects.all()
        context = {'articles': articles}
        return render(request, 'article/list.html', context)

而在 类视图 中,则变为这样:

views.py

from django.views import View

class ArticleListView(View):
    """处理GET请求"""
    def get(self, request):
        articles = ArticlePost.objects.all()
        context = {'articles': articles}
        return render(request, 'article/list.html', context)

从本质上讲,基于类的视图允许你使用不同的 类实例方法 (即上面的 def get() )响应不同的HTTP请求方法,而不需要使用 条件分支 代码。这样做的好处是把不同的HTTP请求都分离到独立的函数中,逻辑更加清晰,并且方便复用。

需要注意的是,因为Django的URL解析器希望将请求发送到 函数 而不是类,所以类视图有一个 as_view() 方法,该方法返回一个函数,当请求匹配关联模式的URL时,则调用该函数。

即,视图函数的url原本写为:

urls.py

...
urlpatterns = [
    path('...', views.article_list_example, name='...'),
]

类视图的url需改写为:

urls.py

...
urlpatterns = [
    path('...', views.ArticleListView.as_view(), name='...'),
]

通用视图

列表 这样的功能在web开发中是很常见的,开发者会一遍又一遍写几乎相同的列表逻辑。Django的 通用视图 正是为缓解这种痛苦而开发的。它们对常用模式进行抽象,以便你快速编写公共视图,而无需编写太多代码。

因此用列表通用视图改写如下:

views.py

from django.views.generic import ListView

class ArticleListView(ListView):
    # 上下文的名称
    context_object_name = 'articles'
    # 查询集
    queryset = ArticlePost.objects.all()
    # 模板位置
    template_name = 'article/list.html'

列表继承了父类 ListView ,也就获得了父类中的处理列表的方法,因此你可以看到,我们在自己的类中没有写任何处理的逻辑,仅仅是赋值了几个变量而已。

动态过滤

从数据库中筛选特定的内容也是常见的需求,类视图如何实现呢?

你可能想到了,将上面代码中改为 queryset = ArticlePost.objects.filter() 就可以了。

除此之外, 更好的办法 是覆写 get_queryset() 方法:

views.py

...

class ArticleListView(ListView):
    context_object_name = 'articles'
    template_name = 'article/list.html'

    def get_queryset(self):
        """
        查询集
        """
        queryset = ArticlePost.objects.filter(title='Python')
        return queryset

例子中只是过滤出标题为“Python”的文章而已,有些大材小用了;但是你可以在 get_queryset() 中写复杂的联合查询逻辑,满足个性化的功能。

添加上下文

在博客列表的设计时,我们返回给模板的 上下文 除了 articles 以外,还有很多额外的信息,如 ordersearch ;在类视图中同样可以实现,改写 get_context_data() 方法即可:

views.py

...

class ArticleListView(ListView):
    ...

    def get_context_data(self, **kwargs):
        # 获取原有的上下文
        context = super().get_context_data(**kwargs)
        # 增加新上下文
        context['order'] = 'total_views'
        return context

除此之外, ListView 还有些别的方法可以覆写,深入了解可以看这里: 官方文档

混入类

混入类(Mixin)是指 具有某些功能、通常不独立使用、提供给其他类继承功能 的类。嗯,就是“混入”的字面意思。

前面的列表视图中已经有 get_context_data() 方法了。假设需要写一个功能类似的视频列表,就可以用 Mixin 来避免重复代码:

views.py

...

class ContextMixin:
    def get_context_data(self, **kwargs):
        context = super().get_context_data(**kwargs)
        context['order'] = 'total_views'
        return context

class ArticleListView(ContextMixin, ListView):
    ...

class VideoListView(ContextMixin, ListView):
    ...

通过混入,两个子类都获得了 get_context_data() 方法。

从语法上看,混入是通过多重继承实现的。有区别的是,Mixin是 作为功能 添加到子类中的,而不是作为父类。

实际上Django内置了很多通用的Mixin类,实现了大部分常用的功能,点这里深入了解: 官方文档

详情页

既然列表都有通用视图,详情页当然也有对应的 DetailView

用类视图写一个 简单的详情页

views.py

from django.views.generic import DetailView

class ArticleDetailView(DetailView):
    queryset = ArticlePost.objects.all()
    context_object_name = 'article'
    template_name = 'article/detail.html'

然后配置url:

urls.py

...
urlpatterns = [
    # 详情类视图
    path('detail-view/<int:pk>/', views.ArticleDetailView.as_view(), name='...'),
]

注意这里传入的参数不是 id 而是 pk ,这是视图的要求(也可以传入 slug )。 pk 是数据表的主键,在默认情况下其实就是 id

这就写好了!

也可以添加任何别的功能,比如 统计浏览量

views.py

...
class ArticleDetailView(DetailView):
    ...
    def get_object(self):
        """
        获取需要展示的对象
        """
        # 首先调用父类的方法
        obj = super(ArticleDetailView, self).get_object()
        # 浏览量 +1
        obj.total_views += 1
        obj.save(update_fields=['total_views'])
        return obj

方法 get_object() 的作用是获取需要展示的对象。首先调用父类方法,将这个对象赋值给 obj 变量,然后再对其进行统计浏览量的操作,最后将对象返回。相当于在原有的方法中把自己的逻辑“塞”了进去。

关于 DetailView 更多特性看这里: 官方文档

编辑

除了能够展示信息,通用视图还包含 CreateViewUpdateViewDeleteView编辑 数据的类。

如果要 新建文章 ,则视图可以这么写:

views.py

from django.views.generic.edit import CreateView

class ArticleCreateView(CreateView):
    model = ArticlePost
    
    fields = '__all__'
    # 或者只填写部分字段,比如:
    # fields = ['title', 'content']
    
    template_name = 'article/create_by_class_view.html'

创建 create_by_class_view.html 文件(目录在哪,你应该已经很清楚了),写入:

create_by_class_view.html

<form method="post">{% csrf_token %}
    {{ form.as_p }}
    <input type="submit" value="Save">
</form>

最后添加url:

urls.py

urlpatterns = [
    path('create-view/', views.ArticleCreateView.as_view(), name='...'),
]

虽然外观简陋(这不是重点),但现在这个视图确实已经能够创建新文章了!

UpdateViewDeleteView 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以后用到的地方再进行讲解。

想提前了解的同学戳这里: 官方文档

总结

有没有感受到 代码隔离继承 的强大?没有?以后的章节会逐渐使用 编写视图,你会慢慢体会的。

类视图的内容非常丰富,短短一篇文章只能蜻蜓点水而已。读者在编程中遇到困难了,官方文档是你最好的教程。

如果你有耐心从头到尾阅读类视图的官方文档,那当然是最好的了。

转载请告知作者并注明出处。


以上所述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Django搭建个人博客:基于类的视图》,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有任何疑问请给我留言,小编会及时回复大家的。在此也非常感谢大家对 码农网 的支持!

查看所有标签

猜你喜欢: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The Book of CSS3

The Book of CSS3

Peter Gasston / No Starch Press / 2011-5-13 / USD 34.95

CSS3 is the technology behind most of the eye-catching visuals on the Web today, but the official documentation can be dry and hard to follow. Luckily, The Book of CSS3 distills the heady technical la......一起来看看 《The Book of CSS3》 这本书的介绍吧!

HTML 编码/解码
HTML 编码/解码

HTML 编码/解码

Base64 编码/解码
Base64 编码/解码

Base64 编码/解码

MD5 加密
MD5 加密

MD5 加密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