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Vue生命周期【上】

栏目: 编程语言 · 发布时间: 6年前

内容简介:生命周期是理解Vue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初学Vue时可能会出现数据渲染的失败的错误,因此打算写两篇博客详细介绍Vue的生命周期:在实例初始化之后,数据观测 (data observer) 和 event/watcher 事件配置之前被调用;data、computed、watch、methods和DOM都不能使用如果非要在beforeCreate()取data也不是没有办法,异步方式可以通过

生命周期是理解Vue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初学Vue时可能会出现数据渲染的失败的错误,因此打算写两篇博客详细介绍Vue的生命周期:

  • 单个组件的Vue生命周期(本文)
  • 多个组件的Vue生命周期

Vue生命周期

1.1 beforeCreate()

说明

在实例初始化之后,数据观测 (data observer) 和 event/watcher 事件配置之前被调用;data、computed、watch、methods和DOM都不能使用

data () {
    return {
      msg: 1
    }
  },
  beforeCreate() {
    console.log(this.$data)  //undefined
    console.log(this.$el)    //undefined
  }
复制代码

注意

如果非要在beforeCreate()取data也不是没有办法,异步方式可以通过 this.$nextTick()或seTimeout ,同步方式可以通过 this.$options 。当然一般不会这么操作。

beforeCreate() {
    this.$nextTick(() => {       
      console.log(this.msg)                  //1
    })

    setTimeout(()=> {
      console.log(this.msg)                  //1
    }, 1000)

    console.log(this.$options.data()["msg"]) //1
  }
复制代码

1.2 created()

说明

在实例创建完成后被立即调用,可以操作data、computed、watch、methods,但DOM还没挂载,不能操作。

created () {
    this.getMsg()          //1
    console.log(this.msg)  //1
    console.log(this.$el)  //undefined
  },
  methods: {
    getMsg() {
      console.log(this.msg)
    }
  }
复制代码

通常在此进行页面初始化操作或简单的Ajax请求(此时页面还未呈现,过多的请求会导致白屏)

1.3 beforeMount()

说明

在挂载开始之前被调用:相关的 render 函数首次被调用。这一步没啥特别的,很少在此进行操作。

beforeMount() {
    console.log(this.msg)  //1
    console.log(this.$el)  //undefined
  }
复制代码

1.4 mounted()

说明

实例被挂载到DOM上。通常用于执行Ajax请求。

mounted() {
    console.log(this.msg)  //1
    console.log(this.$el)   //可看到 DOM 的信息
  }
复制代码

注意

mounted 不保证所有子组件都一起被挂载了。若想要等整个视图都渲染完毕再操作,可以使用 this.$nextTick

mounted() {
    this.$nextTick()
  }
复制代码

1.5 beforeUpdate()

只有数据更新时才调用,发生在虚拟 DOM 打补丁之前。适合在更新之前访问现有的 DOM,比如手动移除已添加的事件监听器。

<div>{{msg}}</div>
复制代码
mounted() {   
    this.msg = 2
  },
  beforeUpdate: function() {
    console.log(this.$el.innerHTML)  //1
    console.log(this.$el)            //<div ...> 2 </div>
    console.log(this.msg)            //2
  }
复制代码

1.6 updated()

说明

虚拟 DOM 重新渲染和打补丁之后调用,组件DOM已经更新,可以执行依赖于DOM的操作。

mounted() {   
    this.msg = 2
  },
  updated: function() {
    console.log(this.$el.innerHTML)  //2
    console.log(this.$el)            //<div ...> 2 </div>
    console.log(this.msg)            //2
  }
复制代码

注意

updated 不保证所有子组件都被重绘了。若想要等到整个视图都重绘完毕再操作,可以用 this.$nextTick

1.7 beforeDestroy()

说明

实例销毁前调用,这里没什么特殊的,该用的仍然可用

beforeDestroy() {
    console.log(this.msg)  //2
    console.log(this.$el)  //<div ...> 2 </div>
  }
复制代码

1.8 destroyed()

说明

Vue 实例销毁后调用。调用后,Vue 实例指示的所有东西都会解绑定,所有的事件监听器会被移除,所有的子实例也会被销毁。

这里我一开始的理解是数据不能用了,结果还依然打印了数据,不解中……

destroyed() {
    console.log(this.msg)  //2
    console.log(this.$el)  //<div ...> 2 </div>
  }
复制代码

总结

Vue的生命周期可以总结为3个阶段:

  1. 初始化阶段(执行1次):beforeCreate、created、beforeMount、mounted
  2. 数据更新阶段(执行多次):beforeUpdate、updated
  3. 销毁阶段/切换组件(执行1次):beforeDestory、destroyed
  4. 用得比较多的就是 created 和 mounted 了

以上所述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详解Vue生命周期【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有任何疑问请给我留言,小编会及时回复大家的。在此也非常感谢大家对 码农网 的支持!

查看所有标签

猜你喜欢: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JavaScript入门经典

JavaScript入门经典

Paul Wilton、Jeremy McPeak / 施宏斌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09-2 / 98.00元

《Java Script入门经典(第3版)》首先介绍了J avaScript的基本语法,并介绍了如何发挥JavaScript中对象的威力。《Java Script入门经典(第3版)》还介绍了如何操纵最新版本浏览器所提供的BOM对象。在《Java Script入门经典(第3版)》的高级主题中,将介绍如何使用cookie,以及如何应用DHTML技术使Web页面焕发动感和活力。另外,《Java Scri......一起来看看 《JavaScript入门经典》 这本书的介绍吧!

JS 压缩/解压工具
JS 压缩/解压工具

在线压缩/解压 JS 代码

SHA 加密
SHA 加密

SHA 加密工具

HSV CMYK 转换工具
HSV CMYK 转换工具

HSV CMYK互换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