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ang Web入门(3):如何优雅的设计中间件

栏目: IT技术 · 发布时间: 4年前

内容简介: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已经可以实现一个性能较高,且支持RESTful风格的路由了。但是,在Web应用的开发中,我们还需要一些可以被扩展的功能。因此,在设计框架的过程中,应该留出可以扩展的空间,比如:日志记录、故障恢复等功能,如果我们把这些业务逻辑全都塞进所以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来探究如何更优雅的设计这些中间件。

摘要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已经可以实现一个性能较高,且支持RESTful风格的路由了。但是,在Web应用的开发中,我们还需要一些可以被扩展的功能。

因此,在设计框架的过程中,应该留出可以扩展的空间,比如:日志记录、故障恢复等功能,如果我们把这些业务逻辑全都塞进 Controller / Handler 中,会显得代码特别的冗余,杂乱。

所以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来探究如何更优雅的设计这些中间件。

1 耦合的实现方式

比如我们要实现一个日志记录的功能,我们可以用这种 简单粗暴 的方式: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net/http"
	"time"
)

func helloWorldHandler(w http.ResponseWriter, r *http.Request) {
	record(r.URL.Path)
	fmt.Fprintf(w, "Hello World !")
}

func main() {
	http.HandleFunc("/hello", helloWorldHandler)
	http.ListenAndServe(":8000", nil)
}

func record(path string)  {
	fmt.Println(time.Now().Format("3:04:05 PM Mon Jan") + " " + path)
}

如果这样做的话,确实是实现了我们的目标,记录了访问的日志。

但是,这样一点都不优雅。

每一个 Handler 内部都需要调用 record函数 ,然后再把需要记录的 path 作为参数传进 record函数 中。

如果这样做,不管我们需要添加什么样的额外功能,都必须得把这个额外的功能和我们的业务逻辑牢牢地绑定到一起,不能实现扩展功能与业务逻辑间的解耦。

2 将记录与实现解耦

既然在上面的实现中,记录日志和业务实现完全的耦合在了一起,那么我们能不能把他们的业务实现解耦开来呢?

来看这段代码:

func record(w http.ResponseWriter, r *http.Request)  {
	path := r.URL.Path
	method := r.Method
	fmt.Println(time.Now().Format("3:04:05 PM Mon Jan") + " " + method + " " + path)
}

func helloWorldHandler(w http.ResponseWriter, r *http.Request) {
	record(w ,r)
	fmt.Fprintf(w, "Hello World !")
}

在这里,我们已经把业务实现和日志记录的耦合给解开了一部分。

我们只需要在业务代码中,调用 record(w,r) 函数,把请求的内容作为参数传进 record函数 中,然后在 record 这个方法内记录日志。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在方法内部任意的处理请求,保存如请求路径、请求方法等数据。而这个过程, 对业务实现是透明的

这样做的话,我们只需要在处理业务逻辑的 Handler 中调用函数,然后把参数传进去。而这个函数的具体实现,则是 与业务逻辑无关 的。

那么,有没有办法可以把业务逻辑和扩展功能 完全分开 ,让业务代码里只有业务代码,使代码变得更加整洁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3 设计中间件

我们在上一篇文章里面,分析了 httprouter 这个包的实现。所以我们直接对他动手,修改他的代码,使得这个路由具有扩展性。

3.1 效果

在此之前,我们来看看效果: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log"
	"net/http"
	"time"

	"github.com/julienschmidt/httprouter"
)

func Hello(w http.ResponseWriter, r *http.Request, _ httprouter.Params) {
	fmt.Fprint(w, "Hello World!\n")
}

func record(w http.ResponseWriter, r *http.Request){
	path := r.URL.Path
	method := r.Method
	fmt.Println(time.Now().Format("3:04:05 PM Mon Jan") + " " + method + " " + path)
}


func main() {
	router := httprouter.New()
	router.AddBeforeHandle(record)
	router.GET("/hello", Hello)
	log.Fatal(http.ListenAndServe(":8080", router))
}

这部分的代码和上一篇的几乎完全一样。也是创建一个路由,将 /hello 这个路径和 Hello 这个处理器绑定在 GET 的这颗前缀树中,然后开始监听8080端口。

这里比较重要的是 main方法 里面的第二行:

router.AddBeforeHandle(record)

从方法名可以看出,这个方法是在Handle之前增加了一个处理过程。

再看看参数,就是我们上面提到的记录访问日志的方法,这个方法记录了请求的 URL ,请求的方法,以及时间。

而在我们的 Hello(w http.ResponseWriter, r *http.Request, _ httprouter.Params) 函数中,已经不包含任何其他的业务逻辑了。

此时,这个 Handler专注于 处理业务逻辑,至于别的, 交给别的函数去实现 。这样,就实现了完全的 解耦

下面我们来看看具体的实现过程:

3.2 具体实现

先来看看 AddBeforeHandle 这个方法:

func (r *Router) AddBeforeHandle(fn func(w http.ResponseWriter, req *http.Request))  {
	r.beforeHandler = fn
}

这个方法很简单,也就是接收一个处理器类型的参数,然后赋值给 Router 中的字段 beforeHandler

这个名为 beforeHandler 字段也是我们新增在 Router 中的,相信你也能看得出来了,所谓的 AddBeforeHandle 方法,就是把我们传进去的处理函数,保存在 Router 中,在需要的时候调用他。

那么我们来看看,什么时候会调用这个方法。下面列出的这个方法,在上一篇文章有提到,是关于 httprouter 是如何处理路由的:

func (r *Router) ServeHTTP(w http.ResponseWriter, req *http.Request) {
	...
	if root := r.trees[req.Method]; root != nil {
		if handle, ps, tsr := root.getValue(path, r.getParams); handle != nil {
		    if r.beforeHandler != nil{
				r.beforeHandler(w, req)
			}
			if ps != nil {
				handle(w, req, *ps)
				r.putParams(ps)
			} else {
				handle(w, req, nil)
			}
			return
		} 
	}
    ...
}

注意看,router在找到了Handler,准备执行之前,我们添加了这么几行:

if r.beforeHandler != nil{
	r.beforeHandler(w, req)
}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之前调用了 AddBeforeHandle 方法,给 beforeHandler 这个字段赋了值,那么他就不会为 nil ,然后调用这个函数。这也就实现了我们的目的,在处理请求之前,先执行我们设置的函数。

3.3 思考

现在我们已经实现了一个 完全解耦 的中间件。并且,这个中间件是可以任意配置的。你可以拿来做日志记录,也可以做权限校验等等,而且这些功能还不会对Handler中的业务逻辑造成影响。

如果你是个 Java 开发者,你可能会觉得这个很像 Filter ,或者是 AOP

但是,和过滤器不同的是,我们不仅可以在请求到来之前处理,也可以在请求完成之后处理。比如这个请求发生了一些 panic ,你可以在最后处理它,或者你可以记录这个请求的时间等等,你要做的,只是在 Handle 方法之后,调用你所注册的方法。

比如:

func (r *Router) ServeHTTP(w http.ResponseWriter, req *http.Request) {
	...
	if root := r.trees[req.Method]; root != nil {
		if handle, ps, tsr := root.getValue(path, r.getParams); handle != nil {
		    if r.beforeHandler != nil{
				r.beforeHandler(w, req)
			}
			if ps != nil {
				handle(w, req, *ps)
				r.putParams(ps)
			} else {
				handle(w, req, nil)
			}
			if r.afterHandler != nil {
				r.afterHandler(w, req)
			}
			return
		} 
	}
    ...
}

我们只是添加了一个 afterHandler 方法,就是这么的简单。

那么问题来了: 现在这样的处理操作,我们仅仅只能在请求前和请求后各自添加一个中间件。如果我们想要添加任意多个中间件,该怎么做呢?

可以先自己思考一下,然后我们来看看在 gin 中,是怎么实现的。

4 Gin的中间件

4.1 使用

总所周知,在阅读源码之前,一定要先看看他是怎么用的: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github.com/gin-gonic/gin"
)

func Hello(ctx *gin.Context) {
	fmt.Fprint(ctx.Writer, "Hello World!\n")
}

func main() {
	router := gin.New()
	router.Use(gin.Logger(), gin.Recovery())
	router.GET("/hello", Hello)
	router.Run(":8080")
}

可以看到,在 gin 中,使用中间件的方法和上文中我们所设计的是差不多的。都是业务和中间件完全解耦,并且在注册路由的时候,添加进去。

但是我们注意到,在 gin 中是不分 Handle 之前还是 Handle 之后的。那么他是如何做到的呢,我们来看看源码。

4.2 源码解释

先从Use方法看起:

func (engine *Engine) Use(middleware ...HandlerFunc) IRoutes {
	engine.RouterGroup.Use(middleware...)
	engine.rebuild404Handlers()
	engine.rebuild405Handlers()
	return engine
}

func (group *RouterGroup) Use(middleware ...HandlerFunc) IRoutes {
	group.Handlers = append(group.Handlers, middleware...)
	return group.returnObj()
}

在这里我们先不管 group 这个东西,他是路由分组,和我们这篇文章没有关系,我们先不管他。我们只需要看到 append 方法。Use方法就是把参数里面的函数,全部增加到 group.Handlers 中。这里的 group.Handlers ,是一个 Handler 类型的数组。

所以,在gin中,每一个中间件,也是 Handler 类型的。

在上一节我们留了一个问题, 要怎么实现多个中间件 。答案就在这里了,用 数组 保存。

那么问题又来了: 怎么保证调用的顺序呢?

我们继续往下看看路由的注册:

func (group *RouterGroup) GET(relativePath string, handlers ...HandlerFunc) IRoutes {
	return group.handle(http.MethodGet, relativePath, handlers)
}

这里是不是也有点熟悉呢?和上一篇文章提到的 httprouter 很相似,我们直接看 group.handle

func (group *RouterGroup) handle(httpMethod, relativePath string, handlers HandlersChain) IRoutes {
	absolutePath := group.calculateAbsolutePath(relativePath)
	handlers = group.combineHandlers(handlers)
	group.engine.addRoute(httpMethod, absolutePath, handlers)
	return group.returnObj()
}

在这段代码中,第一行关于 path 的我们先不管,这个也是和路由分组有关的,简单来说就是拼接出完整的请求 path

先看看第二行,方法名是 combineHandlers ,我们可以猜测一下这个方法的作用,把各个Handler结合起来。看看详细的代码:

func (group *RouterGroup) combineHandlers(handlers HandlersChain) HandlersChain {
	finalSize := len(group.Handlers) + len(handlers)
	if finalSize >= int(abortIndex) {
		panic("too many handlers")
	}
	mergedHandlers := make(HandlersChain, finalSize)
	copy(mergedHandlers, group.Handlers)
	copy(mergedHandlers[len(group.Handlers):], handlers)
	return mergedHandlers
}

先解释一下,这里返回的 HandlersChain 类型,是 Handler 的数组。

也就是说,在这个方法里面,把之前放入group中的中间件,和当前路由的Handler,组合成一个新的数组。

并且,中间件在前面,路由Handler在后面。 注意,这个顺序很重要

然后我们继续往下,执行完这个方法之后执行的就是 addRoute 方法了。在这里不展开讲。所以最重要的是,这里把中间件和Handler全都 组合在了一起 ,绑定到了这个前缀树上。

到了这里注册方面的内容已经结束了,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处理 各个中间件的调用顺序

因为我们的目的是看路由是怎么处理请求的,所以我们直接看 ginServeHTTP 方法:

func (engine *Engine) ServeHTTP(w http.ResponseWriter, req *http.Request) {
	c := engine.pool.Get().(*Context)
	c.writermem.reset(w)
	c.Request = req
	c.reset()

	engine.handleHTTPRequest(c)

	engine.pool.Put(c)
}

这里要注意的是 *Context ,他是对请求的封装,包含了有 responseWriter*http.Request 等。

我们继续往下看看 handleHTTPRequest(c) 这个方法:

func (engine *Engine) handleHTTPRequest(c *Context) {
    httpMethod := c.Request.Method
	rPath := c.Request.URL.Path
	...
    t := engine.trees
	for i, tl := 0, len(t); i < tl; i++ {
		if t[i].method != httpMethod {
			continue
		}
		root := t[i].root
		// Find route in tree
		value := root.getValue(rPath, c.Params, unescape)
		if value.handlers != nil {
			c.handlers = value.handlers
			c.Params = value.params
			c.fullPath = value.fullPath
			c.Next()
			c.writermem.WriteHeaderNow()
			return
		}
		...
	}
	...
}

在这个方法中,其实和之前我们研究的 httprouter 是很相似的。也是先根据 请求方法 找到相对应的前缀树,然后获取相对应的 Handler ,并把获取到的 handler 数组保存在 Context 中。

这里我们注意看c.Next()方法,他是gin中关于中间件的调用 最精妙 的部分。我们来看看:

func (c *Context) Next() {
	c.index++
	for c.index < int8(len(c.handlers)) {
		c.handlers[c.index](c)
		c.index++
	}
}

我们可以看到,当调用这个 Next() 方法的时候,会增加保存在 Context 中的下标,然后根据这个下标的顺序执行 handler

而在前面我们有提到,我们把中间件排在了这个 handler 数组的前面,先执行中间件,然后最后才是执行用户自定义的 handler

我们再来看看日志记录这个中间件:

func LoggerWithConfig(conf LoggerConfig) HandlerFunc {
	...
	return func(c *Context) {
		//开始计时
		start := time.Now()
		path := c.Request.URL.Path
		raw := c.Request.URL.RawQuery

		c.Next()
		...
		// Stop timer
		param.TimeStamp = time.Now()
		param.Latency = param.TimeStamp.Sub(start)
		...
	}
}

可以看到,先开始计时,然后调用了 c.Next() 这个方法,然后才结束计时。

那么我们可以由此推断, c.Next() 后面的代码,是执行完用户自定义的 Handler 才执行的。

Golang Web入门(3):如何优雅的设计中间件

也就是说,其实中间件的业务逻辑是这样的:

func Middleware(c *gin.Context){
    //请求前执行
    c.Next()
    //请求后执行
}

5 写在最后

首先,谢谢你能看到这里。

简单的来讲,我们应该考虑 解耦合 ,使得业务代码可以专注于业务,中间件专注于实现功能。为了实现这点,我们可以修改路由的实现逻辑,在执行 Handler 的前后加入中间件的调用。

在本文中,可能会有很多的疏漏。如果在阅读的过程中,有哪些解释不到位,或者作者的理解出现了一些差错,也请你留言指正。

再次感谢~

PS:如果有其他的问题,也可以在公众号找到作者。并且,所有文章第一时间会在公众号更新,欢迎来找作者玩~

Golang Web入门(3):如何优雅的设计中间件


以上所述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Golang Web入门(3):如何优雅的设计中间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有任何疑问请给我留言,小编会及时回复大家的。在此也非常感谢大家对 码农网 的支持!

查看所有标签

猜你喜欢: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从点子到产品

从点子到产品

刘飞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2017-1-1 / 49.00元

《从点子到产品:产品经理的价值观与方法论》以产品经理的方法论与价值观为主线,讲述了产品经理在从点子到产品的过程中应该考虑的问题、思考问题的思路,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从粗略的点子到具体的方案,要经历的步骤。第二部分主要讲述如何落实方案,以及如何进行用户研究、需求分析和产品设计。第三部分主要讲述在落实方案的过程中要掌握的方法和管理技巧。最后一部分主要讲述产品经理在工作和成长过程中要......一起来看看 《从点子到产品》 这本书的介绍吧!

HTML 压缩/解压工具
HTML 压缩/解压工具

在线压缩/解压 HTML 代码

XML、JSON 在线转换
XML、JSON 在线转换

在线XML、JSON转换工具

UNIX 时间戳转换
UNIX 时间戳转换

UNIX 时间戳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