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敏捷开发(scrum)是一种以人为核心、迭代、循序渐进的开发方法。在敏捷开发中,软件项目的构建被切分成多个子项目,各个子项目的成果都经过测试,具备集成和可运行的特征。换言之,就是把一个大项目分为多个相互联系,但也可独立运行的小项目,并分别完成,在此过程中软件一直处于可使用状态。因此敏捷开发是一个用于开发和维持复杂产品的框架 ,是一个增量的、迭代的开发过程。三:Scrum三大角色
一.什么是敏捷开发
敏捷开发(scrum)是一种以人为核心、迭代、循序渐进的开发方法。在敏捷开发中,软件项目的构建被切分成多个子项目,各个子项目的成果都经过测试,具备集成和可运行的特征。换言之,就是把一个大项目分为多个相互联系,但也可独立运行的小项目,并分别完成,在此过程中软件一直处于可使用状态。因此敏捷开发是一个用于开发和维持复杂产品的框架 ,是一个增量的、迭代的开发过程。
二 . 敏捷的特点及呈现
❶敏捷开发模型 ✦特点: 不要求需求预先完备定义,支持用户参与,支持需求的渐进式完善和确认,能够适应用户需求的变化。 ✦使用范围: 需求复杂、难以确定、动态变化的软件系统。 ❷传统瀑布模型 ✦特点 简单,分阶段,阶段间存在因果关系,不支持用户参与,要求预先确定需求。 ✦使用范围: 需求易于完善定义且不易变更的软件系统。 ❸ 敏捷过程展现
三:Scrum三大角色
➀ 产品负责人PO
主要负责确定产品的功能和达到要求的标准,指定软件的发布日期和交付的内容,同时有权力接受或拒绝开发团队的工作成果。
✚职责:
★ 清晰地表达产品代办事项列表条目;
★ 对产品代办事项列表中的条目进行排序,最好地实现目标和使命,并且最大化实现ROI;
★ 确保开发团队所执行工作的价值;
★ 确保产品代办事项列表对所有人可见、透明、清晰,并且显示 Scrum 团队的下一步工作;
★ 确保开发团队对产品代办事项列表中的条目达到一定程度的理解。
➁ Scrum Master
主要负责整个Scrum流程在项目中的顺利实施和进行,以及清除挡在客户和开发工作之间的沟通障碍。
✚职责:
★ 领导并指导组织采用 Scrum;
★ 在组织范围内计划 Scrum 的实施;
★ 帮助员工及干系人理解并实施 Scrum 和经验性产品的开发;
★ 发起能提升Scrum 团队生产力的变革;
★ 与其他 Scrum Master 一起工作,帮助组织更有效的应用Scrum.
➂ Scrum 开发团队
主要负责软件产品在Scrum规定流程下进行开发工作,包括功能实现、测试等团队,不同职能的团队人数控制在5~10人左右,相互协作使得最终能达到Sprint的目标。
✚职责:
★ 他们是自组织的,没有人(即使是 Scrum Master 都不可以)告诉开发团队如何把产品 代办事项列表变成潜在可发布的功能;
★ 开发团队是跨职能的,团队作为一个整体拥有创造产品增量所需要的全部技能;
★ Scrum 不认可开发团队成员的头衔,无论承担哪种工作他们都是开发者。此规则无一例外;
★ 开发团队中的每个成员可以有特长和专注领域,但是责任归属于整个开发团队;
★ 开发团队不包含如测试或业务分析等负责特定领域的子团队。
4
◆ 四. Scrum的三个工件和运作模式 ◆
产品待办事项列表(Product Backlog) |
产品待办事项列表是一个经 排序 的持续完善的清单列表,包含所有产品需要的东西,也是产品需求变动的唯一来源。产品负责人负责产品待办事项列表的内容、可用性和优先级。 |
待办事项列表 (Sprint Backlog) |
Sprint 待办事项列表是一组为当前 Sprint 选出的产品代办事项列表条目,外加交付产品增量和实现 Sprint 目标的计划。整个列表将记录整个开发过程中各个事项的实现情况。 |
燃尽图 (Burn-down Chart) |
Sprint Burndown Chart 显示了Sprint中累积剩余的工作量,它是一个反映工作量完成状况的趋势图。 图中Y轴代表的是剩余工作量,X轴代表的是Sprint的工作日。在Sprint开始的时候,Scrum Team会标示和估计在这个Sprint需要完成的详细的任务。所有这个Sprint中需要完成,但没有完成的任务的工作量是累积工作量,团队会根据进展情况每天更新累积工作量,如果在Sprint结束时,累积工作量降低到0,Sprint就成功结束。 |
❶应用Scrum的团队中,整个开发过程由若干个短的迭代周期组成,一个短的迭代周期称为一个Sprint,每个Sprint的建议长度是2到4周(唯品花目前使用1周的Sprint). ❷ 在Scrum中,使用产品Backlog来管理产品的需求,产品backlog是一个按照商业价值排序的需求列表,列表条目的体现形式通常为用户故事。Scrum团队总是先开发对客户具有较高价值的需求。 ❸在Sprint中,Scrum团队从产品Backlog中挑选最高优先级的需求进行开发。挑选的需求在Sprint计划会议上经过讨论、分析和估算得到相应的任务列表,我们称它为Sprint backlog. ❹ 在每个迭代结束时,Scrum团队将递交潜在可交付的产品增量。
5
Scrum的日常
➀ 我们首先需要确定一个Product Backlog(按优先顺序排列的一个产品需求列表),这个是由产品负责人 负责的;
➁Scrum开发团队(包括产品负责人)根据Product Backlog列表,做工作量的预估和安排;
➂有了Product Backlog列表,我们需要通过 Sprint计划会议从中挑选出一个Story作为本次迭代完成的目标,这个目标的时间周期是1~4个星期,然后把这个Story进行细化,形成一个Sprint Backlog;
➃ Sprint Backlog是由Scrum开发团队去完成的,每个成员根据Sprint Backlog再细化成更小的任务(细到每个任务的工作量控制在0.5-1天内能完成),并将细化后的任务以贴便签到看板的形式体现出来供后续跟进;
➄ 在Scrum开发团队完成计划会议上选出的Sprint Backlog过程中,需要进行每日站立会议,每次会议控制在15分钟左右,每个人都必须发言,并且要向所有成员当面汇报你昨天完成了什么,并且向所有成员承诺你今天要完成什么,同时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也可以提出,每个人发言完成后,要同步更新自己负责的看板;
➅ 在Scrum每日站立会议过程中,将参会成员遇到的问题整理到所有人可见的看板中,记录所有需要跟进的事项;
➆ 当一个Story完成,也就是Sprint Backlog被完成,也就表示一次Sprint完成,这时,我们要进行 评审会议,产品负责人和客户都要参加(最好本团队老板也参加),每一个Scrum开发团队的成员都要向他们演示自己完成的软件产品(这个会议非常重要,一定不能取消);
➇最后就是 Sprint回顾会议,也称为总结会议,以轮流发言方式进行,每个人都要发言,总结并讨论改进的地方,放入下一轮Sprint的产品需求中;
⑨ 当一轮Sprint的工作完成时,就开始计划下一轮的Sprint的工作计划,直到所有Story都完成为止(计划好的n轮Sprint计划);
六:敏捷开发流程的优点
❶ 精确:瀑布模式通常会在产品起点与最终结果之间规划出一条直线,然后沿着直线不断往前走。然而当项目到达终点时,用户通常会发现那已经不是他们想去的地方。而敏捷方法则采用小步快跑,每走完一步再调整并为下一步确定方向,直到真正的终点;
❷ 质量:敏捷方法对每一次迭代周期的质量都有严格要求,这些都为敏捷项目的整个开发周期提供了可靠的质量保证;
❸ 速度:敏捷团队只专注于开发项目中当前最需要的、最具价值的部分。这样能很快地投入开发。另外,较短的迭代周期使团队成员能迅速进入开发状态;
❹丰厚的投资回报率:在敏捷开发过程中,最具价值的功能总是被优先开发,这样能给客户带来最大的投资回报率;
❺高效的自我管理团队:敏捷开发要求团队成员必须积极主动,自我管理。在这样的团队中工作,每个团队成员的技术能力、交流、社交、表达和领导能力也都能得以提高。
七:Scrum常见问题总结及解决方案
➀ 故事分解任务过程中任务规划较粗,会造成在评估时造成工时不准确,存在资源浪费和资源使用不均衡的情况。
团队把工作拆分成更加细致的任务,控制在小时级的工作量,不要超过一天。这样更有利于团队为了同一个故事而共同努力,也便于协调多人同时参与,可以有效保证团队资源的均衡利用,同时也便于成员确认每天的进展。
➁ 每日站会过程中,Scrum Master会不自觉的成为主导、主持人的角色,通过问答形式与站会成员交流。
团队成员面对所有参会人员进行交流,而不是单独为PMO进行工作汇报,并引导团队成员自己掌控每日站会,从而带动整个团队的参会、工作积极性,同时控制好会议有序高效进行。(前一天做的事情、当天准备做的事情、遇到的问题)。
➂ 个别核心人员迟到或缺席,导致站立会的效率和质量下降。
确定项目的固定站会时间和必须参会人员,原则上缺席需要安排BackUp;若确定缺席,需提前告知团队成员,以便评估早会是否照常进行还是适当推迟进行;必要时可引入奖罚机制。
➃ 没有实施Sprint回顾会议,进行问题总结和跟踪。
固定1-2个迭代周期组织团队成员发起Sprint回顾会议,借助回顾的方式与团队成员共同参与讨论,总结出在上一个迭代中遇到的所有问题,并商讨产出完整的后续改进方案和流程,重要的一点是在以后的迭代中能够做到有效地跟踪并解决这些问题。
➄ 没有做好Product BackLog管理。
协调各产品经理(Product Owner)统一整理并维护Product BackLog,制定明确的优先级,使得开发、测试团队成员能够清晰、高效地筛选并完成每个Sprint内容。
今日推荐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能带来一定的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码农网
猜你喜欢: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About Face 3
Alan Cooper、Robert Reimann、David Cronin / John Wiley & Sons / 2007-5-15 / GBP 28.99
* The return of the authoritative bestseller includes all new content relevant to the popularization of how About Face maintains its relevance to new Web technologies such as AJAX and mobile platforms......一起来看看 《About Face 3》 这本书的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