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C++ std::shared_ptr 原理来看看栈溢出的危害

栏目: C++ · 发布时间: 6年前

内容简介:上周五排查了一个由于shared_ptr共享被管理对象,同一时刻可以有多个shared_ptr拥有对象的所有权,当最后一个shared_ptr对象销毁时,被管理对象自动销毁

C++ std::shared_ptr 实现原理

上周五排查了一个由于 XXX模块 操作疏忽导致栈越界引发的 我的模块 的智能指针Crash问题,因此稍微研究了一下,以作参考:

shared_ptr共享被管理对象,同一时刻可以有多个shared_ptr拥有对象的所有权,当最后一个shared_ptr对象销毁时,被管理对象自动销毁

shared_ptr 实现

从C++ std::shared_ptr 原理来看看栈溢出的危害

简单来说, shared_ptr 实现包含了两部分,

  • 一个指向堆上创建的对象的裸指针
  • 一个指向内部隐藏的、共享的管理对象。

第一部分没什么好说的,第二部分是需要关注的重点:

  • use_count ,当前这个堆上对象被多少对象引用了,简单来说就是引用计数。
  • weak_count ,这个管理对象被多少个智能指针共享了,简单来说就是 管理对象 的引用计数。

不同指针创建的对同一个堆上对象的智能管理,并不共享管理对象,因此存在 double free 的可能性

_shared_ptr 直接包含的裸指针是为了实现一般指针的->,*等操作,通过 __shared_count 间接包含的指针是为了管理对象的生命周期,回收相关资源。

换句话说, __shared_count 内部的 use_count 主要用来标记被管理对象的生命周期, weak_count 主要用来标记管理对象的生命周期。

问题原因

了解了原理,可以看出 std::share_ptr 本身的 _M_ptr 指向了堆上通过 new 创建的对象。但是其自身这个 _M_ptr 却会如果在不当操作上,被修改,比如栈越界操作,就会被破坏,导致产生对非法对象的访问:

int i = 5;
NSLog(@"i address is %p", &i);

XXX::XX df = XXX::XX::buildDataFrame();
NSLog(@"sp0 address is %p", &df);

int a[1] = {1};

NSLog(@"k address is %p", a);

for (int i = 0; i < 10; i++) {
    a[i] = i;
}

NSLog(@"haha");

上述这段代码就会引发问题,这里 XXX::XX 的具体内部设计使用了经典的RAII,下文再表。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码农网

查看所有标签

猜你喜欢: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思考,快与慢

思考,快与慢

[美] 丹尼尔·卡尼曼 / 胡晓姣、李爱民、何梦莹 / 中信出版社 / 2012-7 / 69.00元

《纽约时报》2011年度十大好书 新书上市,连续20多周蝉联亚马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前20名,上市至今超过7个月,横扫全球各大畅销书排行榜,稳居亚马逊总榜前50名 《经济学人》、《华尔街日报》、《卫报》、《纽约时报》、《金融时报》、《商业周刊》、《华盛顿邮报》、等国外权威媒体,《三联生活周刊》、《商学院》、《东方早报》等国内知名媒体争相报道,国内外读者好评如潮 人类究竟有......一起来看看 《思考,快与慢》 这本书的介绍吧!

Base64 编码/解码
Base64 编码/解码

Base64 编码/解码

Markdown 在线编辑器
Markdown 在线编辑器

Markdown 在线编辑器

UNIX 时间戳转换
UNIX 时间戳转换

UNIX 时间戳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