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7月17日,清华大学发布了《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8》。报告显示,在学术上,中国的AI论文总量和高被引论文数量,位列第一;在专利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布局最多的国家;在风险投资上,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融资占全球的60%,成为全球最“吸金”的国家。中国的AI产业在资本和行政力量的双重推动下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态势,但产业火热的背后,关于AI需要冷思考的呼声也越来越大。
7月17日,清华大学发布了《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8》。报告显示,在学术上,中国的AI论文总量和高被引论文数量,位列第一;在专利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布局最多的国家;在风险投资上,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融资占全球的60%,成为全球最“吸金”的国家。
中国的AI产业在资本和行政力量的双重推动下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态势,但产业火热的背后,关于AI需要冷思考的呼声也越来越大。 AI正处风口,能蹭得上,企业自然能“飞”起来。但AI终归只是一门技术,只有找到行业落地,发挥商业价值,企业才能在风口褪去后依然笑看江湖 。
AI商业化突破口何在?抓住“影像端”,尤其是文娱影像端
AI商业化落地的方向何在?市场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影像端。
目前,AI主要落地在几个领域:安防、医疗、自动驾驶和文娱。而这几大领域全都与影像端有关。安防需要借助视频结构化、人脸识别、车辆识别等AI技术,对视频内容进行分析处理;医疗领域需要AI辅助医生处理医疗影像,提升患者就医效率;自动驾驶是AI的终极场景,而实现的第一步是通过影像端感知周围环境,从而做出反应;文娱领域面临着视频行业井喷式发展的趋势,急需AI等新技术提升视频营销效果,增强视频商业化能力。
可见,AI实现商业化落地的几个领域,均与影像端处理有关。而上述几个领域中,又以文娱类的商业化能力最强。
安防、医疗等领域虽然对AI有着强需求,且有政策的扶持,是AI商业化落地的绝佳场所,但在行政申请、企业资质、项目交付流程等方面都有严格限制。自动驾驶一直都“雷声大、雨点小”,虽然相关新闻一出总能引起大众的关心,但相关法律法规仍不完善,距离在完全开放、不受限场景下的自动驾驶,还有很长的距离。
而文娱产业几乎不受到过多外部因素的限制,且文娱几乎是全民参与的行业,近年来在粉丝经济、文娱消费升级的带动下更是如此。根据工信部发布的《2018年中国泛娱乐产业白皮书》, 2017年全年的泛娱乐核心产业产值为5484亿元,占数字经济的比重超过1/5,泛娱乐产业已经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AI作为一项新兴技术,能够成为大文娱产业的催化剂,二者的结合将产生不可限量的市场。
智能影像生产:影像端商业化落地赛道中的快车道
文娱是AI商业化落地的突破口,而其中,视频影像生产又是AI在文娱产业商业化落地的快车道。据Ericsson数据, 到2021年,视频将占到所有移动数据流量的70% ;CBNData与阿里巴巴大优酷事业群去年发布的研究报告也显示,文化娱乐类应用的渗透率进一步提升, 仅网络视频领域即可覆盖超7成网民,“视频化万物”已成潮流 。
易观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网络视频领域的投融资金额达到近年来最高水平279.43亿元人民币,网络视频各细分领域开始走向成熟,视频用户规模攀升。同时,随着流量红利的消退,对用户时间和注意力的抢夺成为重点,视频平台需要提供更优质的内容和服务,以精细化运营手段提升用户粘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智能影像生产” 应运而生。
智能影像生产是利用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视频结构化、深度学习、智能计算等技术融合创新并应用于影像生产中,打造AI影像场景商业化服务平台,为产制源头至渠道播出的视频产业链各环节带来增值收益,深度挖掘视频媒体增量价值。
以视频营销为例,互联网视频行业很长一段时间都在走烧钱的模式,受制于产品和技术,内容变现的方式非常有限。随着版权竞争的时代到来,版权费高更让很多视频平台难以承受。传统视频广告制作成本高、时效性差、广告资源少、形式单一、可调整性差、缺乏互动性和数据量化标准,投放、制作、播出方在整个视频产业链上承担的风险都非常高。且现在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成为会员来屏蔽广告,传统视频广告变现能力每况愈下。 而原生视频广告作为“智能影像生产”的典型商业化表现形式,能够通过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等技术,将文字、图片、影像等任意品牌元素自动化、标准化、批量化“无痕”植入到视频原生内容中,在品牌与用户之间搭建生态、场景、兴趣等多维度连接,并对人群、内容进行定向分析和创意优化,利用场景互动、创新联动等原生视频广告方式,深耕受众潜在需求和内在价值,通过数据洞察让信息触达核心用户,实现资源利用和商业价值最大化。
以火热的系列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为例,节目中婴幼儿奶粉、洗手液等产品均靠人工智能技术手段逼真植入,这样的柔性植入方式不仅降低前期拍摄和沟通成本,并且不影响用户观看体验,还能让产品与节目调性相结合,达到了更好的品牌传播和产品营销效果。
智能影像生产符合目前文娱产业的发展趋势, 以目前国内最大的智能影像生产企业影谱科技为例,该企业自产品上线的第一年起就持续盈利,每年无论是收入和净利润都有不低于200%的增长 ,这是AI商业化落地其他赛道玩家短期难以达到的。这说明, 智能影像生产大有空间,是影像端商业化落地赛道中的快车道。
智能影像生产成热门赛道,但行业标杆已现,将成“1+N”格局
根据IT桔子的数据显示,2010至2017年共有3336家文娱企业完成融资;投资界的数据显示,2017年一级文娱行业投资数量最多的企业包括腾讯、IDG资本和红杉资本中国等,融资金额超过200亿人民币。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市公司为背景的新基金不断诞生,如中信聚信携手磨铁集团设立文娱产业发展基金,东方网络与金葵花资本共同发起设立50亿元文化娱乐产业基金。
资本的介入将加速文娱行业的竞争和发展,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进入文娱产业的企业将不断增多,而文娱产业的变现需要依赖广告营销,广告营销又需要全新的方式呈现给用户,实现流量转化,因此智能影像生产将成为“AI+文娱”的热门赛道。
目前,不少拥有计算机视觉技术的AI企业也渐渐将业务扩散向文娱市场,也有初创企业看准市场,一开始就将智能影像生产定位自己技术落地的赛道。但需要认识到的是, 智能影像生产已经开始出现了标杆企业,基于行业的马太效应,资源、资金将越来越多地往头部企业靠拢,形成“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局面,使整个赛道加快向“1+N”竞争格局演进。
2018年8月24日,亿欧将在北京举办“ 科技落地 物链未来——GIIS 2018物流产业创新峰会 ”,就传统物流企业、制造企业、物流科技应用场景及实操、物流科技新畅想等议题,携行业人士一同探讨新机遇下物流科技如何更好落地及发展走向。
报名链接: https://www.iyiou.com/post/ad/id/638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亿欧网的内容,其版权均属北京亿欧网盟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码农网
猜你喜欢:- 开源是民族科技突破口 芯片、区块链发展空间可期
- AI技术再寻突破口:多学科交叉与宽度学习
- 办公WiFi成为黑客突破口?盘点常见的企业无线网络安全隐患
- 计算机视觉奠基人:深度学习作用有限,需要找到新突破口
- 不让「数据孤岛」成为 AI 发展的绊脚石,「联邦学习」将成突破口?
- 深度丨“群雄逐鹿”,ADAS处理器芯片的蓝海作战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Numerical Methods and Methods of Approximation in Science and En
Karan Surana / CRC Press / 2018-10-31
ABOUT THIS BOOK Numerical Methods and Methods of Approximation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repares students and other readers for advanced studies involving applied numerical and computational anal......一起来看看 《Numerical Methods and Methods of Approximation in Science and En》 这本书的介绍吧!